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1312923180

    人間世事,複雜多變,若全是針鋒相對,寸步不讓,未必有好的結果。反之,退避三舍,也未必是委曲求全。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守信用、重承諾,審時度勢,禮讓在先,抓住時機,最終成就百年霸業。

    身陷困境逃亡在外

    春秋時期,晉獻公有三個兒子,分別是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申生為太子,乃仁德君子,具長者之風,深受華人愛戴。重耳亦賢,謙而好學,善交賢能智士。

    晉獻公討伐異邦,得美女驪姬。後驪姬為獻公生育一子,取名奚齊。驪姬意欲讓其子嗣君位,於是設計陷害太子申生。接著,驪姬又進讒言,說重耳、夷吾亦為申生同謀。重耳、夷吾聽說後,趕緊悄悄逃亡。

    重耳輾轉於各列侯國,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楚國。當時的楚國,在楚成王的領導下,正值強盛。成王早聞公子重耳是當時賢人,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成王設宴招待重耳,酒酣耳熱之際,成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笑笑回答道:“託您的福,我若真能回國當上國君,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以報今日之恩!”古時候行軍,每三十里叫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讓九十里的意思。

    後來,重耳在秦穆公派兵護送下回國即位,是為晉文公。重耳43歲出逃,62歲回國,流亡在外19年,歷經磨難,終於當上了國君。

    勤勉治國初現崢嶸

    晉文公即位以後,勤於修政,勵精圖治。

    國泰民安後,晉國已越入強國之列。晉文公是位有野心的政治家,他不屑於小富即安,想能像齊桓公那樣,做箇中原霸主。

    晉文公聽從孤偃等人的建議,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稱霸中原才是有理有據的事情。

    恰好其時,周襄王胞弟王子帶聯合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逃居於鄭國,並告難諸侯。於是,晉文公親率大軍,馬上發兵往東打過去,撇開秦國,把狄人打敗,又殺了王子帶和一群叛亂的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周襄王大為感動,親自接見晉文公,並贈送四個農業發達的城池給晉文公。這樣,晉國即在國力上更添一籌,平定周王室內亂,在諸侯中又樹立了自己的威信。

    當時,東方齊國的霸權已經衰落,南方楚國的勢力發展到黃河流域。晉文公早已看出,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晉國國力日漸昌盛,人口增長很快,於是,晉文公把原有的兩軍擴大到三軍,積極做好充足的準備,意欲與楚國爭霸中原。

    城濮之戰決勝霸主

    又兩年,楚成王攻打宋國,宋向晉求援。晉文公的智囊團力挺晉文公救宋。

    晉軍出戰,攻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國,迫使楚軍北上。楚成王不想同晉文公交戰,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退兵。但大將子玉剛愎自用,不顧形勢變化,仍率楚軍殺向晉軍駐地。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向後撤退。晉軍的將士很不理解,仗還沒打,怎麼就退了呢?

    晉文公說:當初我在楚國時,受到楚王的厚待,因此曾在楚王面前答應過,如果兩國交戰,晉國情願退避三舍。即使這一仗敗了,我們也要履行諾言。晉軍一口氣後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來,佈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後撤,想停止進攻。可是大將成得臣卻不答應,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派人向晉文公下戰書,措詞十分傲慢。大戰展開了。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不把晉人放在眼裡,卻因此中了晉軍的埋伏,大敗。晉文公趁此機會,約了各國諸侯召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當上了名副其實的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天懂佛,特朗普擺件在電商平臺熱銷,反應了怎樣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