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井茶葉虎跑水
-
2 # 年少的我72740045
我們來領教一下唐《周》時代數學家的風範,千百年來無數愛好乾陵無字碑的學者友人,如汗牛衝棟,嘔心瀝血,眾說風雲,到頭來還是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我們面對歷史必須實事求是,以物論物,以事論事。我雖然沒有見過蘆山真面目,但從近日陝咸陽網釋出影片得知,碑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989噸,如果折算為原來的尺計算,高7.53米,摺尺22.尺5寸9分,寬2.1米,等於6尺2寸,厚1.49米,=4.4寸7分,總值加起來=33.36分,混合運算,3加6得9,連加出3個999,3剩3=9,現見9999,33.36剩3=10.008,活值9,又來一個9,現在是99999,可解成萬中無1,天下第一碑,天常地久。碑陽有3300多個方格,於碑值相附,方格拆開皆為口字,可解成眾口皆碑,公認的法定的,無可非義。重989噸,折19.7800斤,這裡面的玄機留給後人去解,梁鴻達老師講過武陵是袁天罡和李淳風相互看的風水寶地,決對是神押妙算,正所謂是有神則無神無神則有神,真是匠心良苦。再看陰面獅馬圖,獅為萬獸之王,獸諧音壽,萬壽之意,馬,無韁之馬,韁寫彊,暗藏”萬壽無彊”四字,上側有八龍天眼朝下,龍身磐結,有四經八圍之意,四經古稱四周,八,中國有句俗話叫八兩的半斤,半是5,5諧音武,透視出”周武天下”四字,正合”周武天下”萬壽無彊”之天下絕對聯。立體碑形陽刻溝感,暗視陰陽兩界武則天對人類作出的功果。它是一幅非常完美的藝術鉅作,天一無縫,在我看來這不是留給世人的一塊唐碑,而是活物一寵。這裡還藏有更大的秘謎,天機不可瀉露。敬請各位大神、涼解,也算是愛好者的創意吧!附言,以後還有61尊守靈人的分析!
-
3 # 文蹤旅跡
按照當時的規矩,埋葬武則天時必然要立一通碑子,對於這件事情,中宗李顯不可能違背基本套路。
而要說“無字碑是武則天故意留下來的,目的是讓後人自行評說”,這顯然很牽強。我來簡單說說這個事情吧。
武則天一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從一個貴族家的小女子出道,二次進宮。從才人、昭儀、宸妃、皇后、太后,直道走向了大唐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她的人生充滿了神奇瑰麗的色彩。關於這一點,留下的文字能拉幾車皮。
但是神龍政變之後的武則天卻過上了灰暗生澀的日子。705年,張柬之等一杆子大唐的擁躉者發動了清除“二張”的政變,逼迫風濁殘年的武則天由皇帝位置上退下來。此時的武則天已經力不從心,半個世紀的朝廷風雨已經讓她精疲力盡。有想法、沒辦法,武則天把皇帝的位置還給了兒子李顯。她同時提出了要求,“附廟、歸陵、去帝號。”也就是說,把自己按照李家兒媳婦的身份供奉在祖廟中,以皇后的身份和丈夫——高宗李治埋葬在一起,去掉自己皇帝名號。
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離開人世了,她的喪葬事宜由中宗李顯辦理。
乾陵的無字碑就是706年埋葬武則天的時候,李顯給母親所立的碑子。那麼無什麼這通碑子會沒有刻字呢?人們認為有這麼幾種原因。一是武則天認為自己功勞很大,用文字表達不了。二是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功過是非交給後人評說。三是武則天認為自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手上染滿了鮮血,自己沒有辦法立傳評說等等。
武則天快離開人世的時候,是逼迫無奈地下了神壇, 我認為她已經不能從容安排自己的身後之事。那時候的李顯不可能精心打理母親的後事,也沒有誰能夠撰寫得出合理得體的碑文來。作為記述功績的這通碑子就地取材,已經制好,二次上位的兒子——中宗李顯索性把它立起來了事。
不管人們怎麼猜想,這通重達百噸,屹立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無字碑,正好把歷史的魅力、武則天的魅力昭示了一千多年。
回覆列表
武則天臨終前,已去了帝號,是以皇后身份歸葬的,再者大唐也不認可武周,所以碑文不好寫,溢美她什麼呢?在男權統治的歷史中,武則天武周就是個插曲,她最後都沒能獨立起陵,連呂后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