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南打鬼人
-
2 # 任任玩寶平
身也好多新婚青年並非不想要孩子,而是一下懷不上,有的根本無法生育的,好多女孩婚前不節點流產過頻,導致無法生育。
-
3 # 358車宣林
一、養孩子負擔重,從育嬰到成婚除精力付出外經濟上高達400萬。二、養兒防老的傳統消失,好的子女僅是老人無法自理時代老人當出納員,收支款項。另有不少是啃老屬。三、隨著社會進步,養老方式多樣花,可選擇餘地大,條件完善,老了沒有後顧之憂。
-
4 # 堇山老翁
這個不想要孩子,不想養育孩子的問題。主要有這些原因;一,是青年男女生活方式,人生道路上的自由選擇。二,是社會上生活壓力大,高房價,培養孩子,上幼兒園,上學讀書教育和醫療上的高代價,承受不起。三,缺乏社會責任感,不願承擔人類社會繁殖後代的義務。四,是社會風氣受到國外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影響。突出青年男女自身亨受為中心。
-
5 # 龍鄉原野
一方面,現在社會的壓力更大了,生活不易,生活成本高,多要一個孩子,也就意味著需要有更多的額外開支,預算。也往往會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另一方面,大家都是從孩子長大成人的,而從過去到現在,很多人會覺得,如果沒有能力照顧好孩子,給予足夠的物質基礎,給予陪伴,關懷,那還不如不生。這往往也是一些補償的心態,會覺得自己以往未能夠得到很好的照顧,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前,為孩子做好足夠的準備,不想虧待了孩子。
再就是我覺得現在的人,其實選擇更多了,也更多的注意到自身的追求。其實很多以前的人,都是生了孩子之後,覺得孩子就是人生的一切了,寄託於希望於孩子的出生,希望孩子能過滿足自己未滿足的遺憾。
-
6 # 鷹雄放飛
當今社會,部分青年婚後不願意要孩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種類型:
1、貪圖享樂型,認為結婚後有了孩子會影響他們自己的生活質量,因此選擇不要孩子。
2、事業型,部分青年為了發展自己事業,結婚後有了孩子會拖累其事業的發展,因此選擇暫時不要孩子。
3、經濟困難型,部分青年結婚後因為經濟收較低,經濟負擔太重,一旦有了孩子經濟壓力更大,擔心養不好孩子,因此只能選擇不要孩子。
4、身體問題型,部分青年婚後很長時間沒有孩,並非自身主動不要孩子,而是因為身體原因懷不上孩子,為了顧及面子,對外宣稱暫時不要孩子。
-
7 # 風溪河
各有各的原因吧。生活壓力,思想準備,或個人意願,都是不想要孩子的因素。
但大家不要杞人憂天,總還有想要孩子並且想多生的,彼此可以彌補一些空缺吧?
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在變化,變得多圓化,以前的傳統思想有一些在丟失,不獨生孩子,敬老贍養老人也有人不願意,怕這也是讓這一些人不願生養小孩的原因吧?
唉,以前計劃生育可以管,但現在不願多生卻不可能管。
隨其心願,各安其好吧!
-
8 # 范進說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給不了孩子幸福的未來,讓孩子到現實中受苦,還不如不要,這是婚後不願意要孩子的青年男女的真實想法。
-
9 # 鍾林毓秀
養殖場飼養的雞生蛋,是為了老闆多賣錢。
普通人,養育孩子,自己生、自己養,自己供他上學、娶妻、生子…,一生勞碌。
養一個孩子,一生100萬左右,物價飛漲,可能150萬。為了傳宗接代?還是為了資本家養大一個勞動力?
資本家招聘員工,開人工工資,無可厚非。但養育孩子長大的費用,沒人考慮。
種糧食成本太高,人們選擇不種了;
生的起,養不起。養孩子成本太高,人們也會選擇少生、不生。
-
10 # 吳毅18905435
過去老傳統是多子多福,現在多子受累,老無所衣,現實擺在面前,老人無所衣靠,子女忙於工作自家生活,不少老人晚年精神無衣靠,雖然說有養老金保底,但臨終大多可憐
-
11 # 張國富150139119
當今社會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是:生不起,養不起,住不起,瘋狂的房價和鉅額的教育成本以及醫療和養老等等就你五指山壓的人們喘不過氣來,還有什麼勇氣要孩子?即然沒能力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與其讓孩子生下來便吃苦受罪,不如干脆不生的心理十分盛行。
-
12 # 福明166467022
一是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加大。二是經濟上不夠雄厚,想再緩一緩。三是為了自已的事業和夢想,還沒有具體時間去生兒育女。四是為了自已自在,或其它客觀原因,終身不要孩子。
回覆列表
不要孩子,非當今社會。革命戰爭年代,很多革命者選擇獨身,或者結婚不要孩子。周總理為革命一生沒有孩子。越南主席胡志明一生沒結婚。
選擇獨身,選擇丁克,這是人家的自由。老夫希望友友們理解人家,不要在這問題上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