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自夏朝建立始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曆史,期間改朝換代是常態,這也是歷史規律。有興起就有衰亡。當然在自己的國家即將滅亡之時也有許多有志之君想中興王朝,但大多失敗了,比如漢獻帝劉協、明朝崇禎帝以及清朝光緒帝等。那麼有沒有哪一個皇帝能夠在自己的國家走向覆滅之際力挽狂瀾的呢?還是有的,他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自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巔峰的唐朝滅亡後,天下就再次大亂,隨即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其中五代是指中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自公元907年後梁建立始到公元960年後週末帝柴宗訓禪位給趙匡胤終,共歷經53年。而十國則是在中原地區以外陸續建立的十個割據政權,從公元902年南吳建立到公元979年北漢滅亡共77年。正是在這亂世期間挽救江山社稷的柴榮出現了。柴榮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養子,由於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被後漢隱帝殺了,所以養子柴榮成了郭威最親近的人,又如此有才能,理應繼承帝位。柴榮繼位後北漢君主劉崇就趁著後周政權過渡時期出兵攻打,並派使者去契丹求兵援助。契丹也是如約派出數萬兵馬攻打後周晉陽地區,北漢則攻打後周潞州地區,後周形勢危急。
柴榮看出了北漢想要一舉吞併後周的野心,於是不顧臣子勸慰,決定御駕親征北漢。他從大梁統帥大軍出發,途中禁軍控鶴都指揮使趙晁還勸阻柴榮親征,被柴榮囚禁在懷州。而北漢君主劉崇並不知道柴榮會御駕親征,他看潞州城固若金湯,絕非一時能攻下,於是決定越過潞州直攻大梁。
就這樣北漢的前鋒軍於柴榮率領的後周大軍在高平相遇了,北漢前鋒軍不敵後周,被擊退。柴榮則加緊追擊。北漢君主劉崇則在巴公原排兵佈陣,由自親自率領中軍,張元徽率軍在東,楊袞率契丹軍隊在西,陣容十分強盛。而後周的前鋒軍行軍過快,後軍被遠遠落在後面,後周是敵眾我寡,形勢不利。這時柴榮的鎮定穩定了軍心,自己全身披掛到陣前督戰,這場關乎後周命運的大戰一觸即發。
自大的劉崇看後周軍力薄弱,自認為不需要契丹軍也能取勝,於是就只讓楊袞率契丹軍在邊上看著自己破敵。後周的右軍主將樊愛能和何徽因為自己方軍隊少,有些怯戰,加上北漢軍隊攻勢兇猛,很快後周軍隊就抵擋不住了,樊愛能和何徽也率兵先逃了。後周右軍被擊潰後有上千士兵卸甲投降。柴榮見戰事緊急,後周即將潰敗,便親自率領親兵冒著矢石出陣,趙匡胤當時時後周禁軍將領,他率兵從右翼出擊。同時也請張永德率兵從左翼出擊。如此一來趙匡胤加張永德的兩千人馬就一同隨柴榮出戰。趙匡胤身先士卒拼死力戰,內殿直馬仁禹也親自上馬猛射,連斃數十北漢軍,後周將士士氣大振。這時北漢君主劉崇得知柴榮親自出戰了,就命張元徽乘勝追擊,結果張元徽前進時戰馬被射倒,自己也被後周軍砍殺。
北漢損失了一員驍將,士氣低落不少,加上天助後周颳起了南風,後周軍乘風猛烈進攻,大敗北漢。就算劉崇親自揮舞旗幟也無法阻止北漢軍的潰敗,在旁邊看戲的楊袞見後周軍如此驍勇也是不敢救援,自己率著契丹軍隊跑了。不久後後周的後軍趕到,兵力大增,柴榮又下令軍隊猛攻,北漢軍徹底崩潰了,後周軍一路追殺到高平,僅有北漢君主劉崇率領的百餘騎兵狼狽逃跑了。由此後周的這場亡國之戰被柴榮硬生生打贏了,真可謂是力挽狂瀾。
本來柴榮是五代十國中最有機會統一天下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後周已經十分繁榮強大了,可惜天妒英才,正值壯年的柴榮在北伐契丹時病倒了。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京,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立魏王符彥卿女為皇后,以皇長子柴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六月十九日,年僅39歲的柴榮駕崩。7歲柴宗訓繼位。此時的後周無長君,而受柴榮託孤的趙匡胤則輕易奪取後周政權,最後逼柴宗訓禪位,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宋朝。若不是柴榮早逝,那麼一統天下的皇帝怎麼也輪不到趙匡胤了。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自夏朝建立始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曆史,期間改朝換代是常態,這也是歷史規律。有興起就有衰亡。當然在自己的國家即將滅亡之時也有許多有志之君想中興王朝,但大多失敗了,比如漢獻帝劉協、明朝崇禎帝以及清朝光緒帝等。那麼有沒有哪一個皇帝能夠在自己的國家走向覆滅之際力挽狂瀾的呢?還是有的,他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自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巔峰的唐朝滅亡後,天下就再次大亂,隨即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其中五代是指中原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自公元907年後梁建立始到公元960年後週末帝柴宗訓禪位給趙匡胤終,共歷經53年。而十國則是在中原地區以外陸續建立的十個割據政權,從公元902年南吳建立到公元979年北漢滅亡共77年。正是在這亂世期間挽救江山社稷的柴榮出現了。柴榮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養子,由於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被後漢隱帝殺了,所以養子柴榮成了郭威最親近的人,又如此有才能,理應繼承帝位。柴榮繼位後北漢君主劉崇就趁著後周政權過渡時期出兵攻打,並派使者去契丹求兵援助。契丹也是如約派出數萬兵馬攻打後周晉陽地區,北漢則攻打後周潞州地區,後周形勢危急。
柴榮看出了北漢想要一舉吞併後周的野心,於是不顧臣子勸慰,決定御駕親征北漢。他從大梁統帥大軍出發,途中禁軍控鶴都指揮使趙晁還勸阻柴榮親征,被柴榮囚禁在懷州。而北漢君主劉崇並不知道柴榮會御駕親征,他看潞州城固若金湯,絕非一時能攻下,於是決定越過潞州直攻大梁。
就這樣北漢的前鋒軍於柴榮率領的後周大軍在高平相遇了,北漢前鋒軍不敵後周,被擊退。柴榮則加緊追擊。北漢君主劉崇則在巴公原排兵佈陣,由自親自率領中軍,張元徽率軍在東,楊袞率契丹軍隊在西,陣容十分強盛。而後周的前鋒軍行軍過快,後軍被遠遠落在後面,後周是敵眾我寡,形勢不利。這時柴榮的鎮定穩定了軍心,自己全身披掛到陣前督戰,這場關乎後周命運的大戰一觸即發。
自大的劉崇看後周軍力薄弱,自認為不需要契丹軍也能取勝,於是就只讓楊袞率契丹軍在邊上看著自己破敵。後周的右軍主將樊愛能和何徽因為自己方軍隊少,有些怯戰,加上北漢軍隊攻勢兇猛,很快後周軍隊就抵擋不住了,樊愛能和何徽也率兵先逃了。後周右軍被擊潰後有上千士兵卸甲投降。柴榮見戰事緊急,後周即將潰敗,便親自率領親兵冒著矢石出陣,趙匡胤當時時後周禁軍將領,他率兵從右翼出擊。同時也請張永德率兵從左翼出擊。如此一來趙匡胤加張永德的兩千人馬就一同隨柴榮出戰。趙匡胤身先士卒拼死力戰,內殿直馬仁禹也親自上馬猛射,連斃數十北漢軍,後周將士士氣大振。這時北漢君主劉崇得知柴榮親自出戰了,就命張元徽乘勝追擊,結果張元徽前進時戰馬被射倒,自己也被後周軍砍殺。
北漢損失了一員驍將,士氣低落不少,加上天助後周颳起了南風,後周軍乘風猛烈進攻,大敗北漢。就算劉崇親自揮舞旗幟也無法阻止北漢軍的潰敗,在旁邊看戲的楊袞見後周軍如此驍勇也是不敢救援,自己率著契丹軍隊跑了。不久後後周的後軍趕到,兵力大增,柴榮又下令軍隊猛攻,北漢軍徹底崩潰了,後周軍一路追殺到高平,僅有北漢君主劉崇率領的百餘騎兵狼狽逃跑了。由此後周的這場亡國之戰被柴榮硬生生打贏了,真可謂是力挽狂瀾。
本來柴榮是五代十國中最有機會統一天下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後周已經十分繁榮強大了,可惜天妒英才,正值壯年的柴榮在北伐契丹時病倒了。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京,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立魏王符彥卿女為皇后,以皇長子柴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六月十九日,年僅39歲的柴榮駕崩。7歲柴宗訓繼位。此時的後周無長君,而受柴榮託孤的趙匡胤則輕易奪取後周政權,最後逼柴宗訓禪位,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宋朝。若不是柴榮早逝,那麼一統天下的皇帝怎麼也輪不到趙匡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