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防藍光”在眼鏡市場上已經不是一個新詞,在職場和學生之間熱議不斷,有人認為防藍光眼鏡是商業炒作,是沒有必要佩戴的,可能還會影響人的生理規律;也有人認為防藍光眼鏡不是商業炒作,是可以減少藍光傷眼能量,緩解眼疲勞,預防近視度數加深。
而我認為防藍光是存在一定的商業炒作的,但是對保護眼睛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年新增的防藍光眼鏡的品牌就有非常多,品牌一多,有些人就會想要渾水摸魚,產品的質量勢必就會參差不齊,造成市場的不穩定。就比如說,眼睛店的從業者在消費者購買防藍光眼鏡時,都會拿出一張國家眼鏡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給消費者看,而往往消費者一看到結論顯示“合格”,心想都透過國家標準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我們認真來看檢測報告上的藍光阻擋波段寫的是380nm-500nm。看到這數字,很多人就跟沒看一樣,完全不知道這實際代表什麼。很多商家就是利用消費者這點,來進行商業炒作的。
防藍光眼鏡主要防的是以LED發光方式的數碼產品螢幕發出的藍光,當我們用分光光譜儀測3C電子產品螢幕時,顯示的光譜只存在430nm-680nm之間,是根本不可能發出380nm-430nm之間的光。可是檢測報告上的檢測範圍卻是380nm-500nm,很顯然檢測的標準過於寬鬆,是不太準確的,沒有意義的。把部分的紫外線也包含進去了,造成防紫外線的鏡片也變成防藍光的合格品。
還有很多人把藍光危害炒作得特別可怕,令人談之色變的。我想說藍光確實會傷眼,但是藍光傷眼能量是由照射進眼睛的藍光的強度高低和藍光在視網膜上停留時間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並不是說藍光波長短能量高就非常可怕,就像你在太陽下曬一會和曬一天,你的面板受到的紫外線的傷害程度是明顯不一樣的。因此有些商家同樣拿LED的光譜圖中高能藍光來商業炒作。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說“防藍光眼鏡有其作用呢?”
我們先來看看權威專家的對藍光傷眼的研究。
西元2000年左右,歐洲和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曾經進行過有關藍光的實驗。他們把健康的老鼠關進一個充滿藍光的小屋子裡,實驗時間從兩週到六週後,發現老鼠眼睛的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距離發生了變化,實驗老鼠開始慢慢出現近視。隨著關在屋子裡的時間越久,近視度數就逐步地加深。近期,在印度恆猴的實驗室裡也出現了相同近似的結果。除此之外,國內的一些大學也做過關於藍光傷眼的實驗,比如復旦大學等。
效果好的防藍光眼鏡,可以將藍光的能量削減到低於黃綠光的峰值,使黃綠光成為人眼接收到的最強光,黃綠光的焦點位於視網膜上,此時睫狀體不用緊繃或者收縮來調節光的焦點,這樣一來防藍光眼鏡就可以緩解眼疲勞。
另一方面,藍光的能量被減弱之後,進入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藍光能量就會被大大減少。你長時間玩3C電子產品在視網膜色素上皮層上積累的藍光能量就不至損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因此就不會導致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死亡,也就不會使長期玩3C電子產品的我們患上黃斑病變等其他眼疾。所以說防藍光眼鏡對防護藍光傷眼是有其作用。
但是我們不能單單依靠防藍光眼鏡預防近視度數加深,也要注意用眼適度,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比如:使用計算機時,計算機螢幕與眼睛距離最少應距離80釐米;近距離用眼持續10分鐘,應望遠景1分鐘等等。
迴歸正題,防藍光眼鏡是存在一定的商業炒作的,但也是有其作用的。建議大家不要去傳播那些未經過證實的資訊,以免誤導其他人。現在全世界只能透過鐳射手術逆轉近視,但是鐳射手術會產生很多副作用,且可能會出現術後反彈,我們最好不要去嘗試這種方法,為了眼睛健康,防止近視進一步加深,少玩電子產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是最有效辦法。
近年來,“防藍光”在眼鏡市場上已經不是一個新詞,在職場和學生之間熱議不斷,有人認為防藍光眼鏡是商業炒作,是沒有必要佩戴的,可能還會影響人的生理規律;也有人認為防藍光眼鏡不是商業炒作,是可以減少藍光傷眼能量,緩解眼疲勞,預防近視度數加深。
而我認為防藍光是存在一定的商業炒作的,但是對保護眼睛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年新增的防藍光眼鏡的品牌就有非常多,品牌一多,有些人就會想要渾水摸魚,產品的質量勢必就會參差不齊,造成市場的不穩定。就比如說,眼睛店的從業者在消費者購買防藍光眼鏡時,都會拿出一張國家眼鏡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給消費者看,而往往消費者一看到結論顯示“合格”,心想都透過國家標準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我們認真來看檢測報告上的藍光阻擋波段寫的是380nm-500nm。看到這數字,很多人就跟沒看一樣,完全不知道這實際代表什麼。很多商家就是利用消費者這點,來進行商業炒作的。
防藍光眼鏡主要防的是以LED發光方式的數碼產品螢幕發出的藍光,當我們用分光光譜儀測3C電子產品螢幕時,顯示的光譜只存在430nm-680nm之間,是根本不可能發出380nm-430nm之間的光。可是檢測報告上的檢測範圍卻是380nm-500nm,很顯然檢測的標準過於寬鬆,是不太準確的,沒有意義的。把部分的紫外線也包含進去了,造成防紫外線的鏡片也變成防藍光的合格品。
還有很多人把藍光危害炒作得特別可怕,令人談之色變的。我想說藍光確實會傷眼,但是藍光傷眼能量是由照射進眼睛的藍光的強度高低和藍光在視網膜上停留時間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並不是說藍光波長短能量高就非常可怕,就像你在太陽下曬一會和曬一天,你的面板受到的紫外線的傷害程度是明顯不一樣的。因此有些商家同樣拿LED的光譜圖中高能藍光來商業炒作。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說“防藍光眼鏡有其作用呢?”
我們先來看看權威專家的對藍光傷眼的研究。
西元2000年左右,歐洲和美國的一些科學家,曾經進行過有關藍光的實驗。他們把健康的老鼠關進一個充滿藍光的小屋子裡,實驗時間從兩週到六週後,發現老鼠眼睛的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距離發生了變化,實驗老鼠開始慢慢出現近視。隨著關在屋子裡的時間越久,近視度數就逐步地加深。近期,在印度恆猴的實驗室裡也出現了相同近似的結果。除此之外,國內的一些大學也做過關於藍光傷眼的實驗,比如復旦大學等。
效果好的防藍光眼鏡,可以將藍光的能量削減到低於黃綠光的峰值,使黃綠光成為人眼接收到的最強光,黃綠光的焦點位於視網膜上,此時睫狀體不用緊繃或者收縮來調節光的焦點,這樣一來防藍光眼鏡就可以緩解眼疲勞。
另一方面,藍光的能量被減弱之後,進入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藍光能量就會被大大減少。你長時間玩3C電子產品在視網膜色素上皮層上積累的藍光能量就不至損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因此就不會導致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死亡,也就不會使長期玩3C電子產品的我們患上黃斑病變等其他眼疾。所以說防藍光眼鏡對防護藍光傷眼是有其作用。
但是我們不能單單依靠防藍光眼鏡預防近視度數加深,也要注意用眼適度,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比如:使用計算機時,計算機螢幕與眼睛距離最少應距離80釐米;近距離用眼持續10分鐘,應望遠景1分鐘等等。
迴歸正題,防藍光眼鏡是存在一定的商業炒作的,但也是有其作用的。建議大家不要去傳播那些未經過證實的資訊,以免誤導其他人。現在全世界只能透過鐳射手術逆轉近視,但是鐳射手術會產生很多副作用,且可能會出現術後反彈,我們最好不要去嘗試這種方法,為了眼睛健康,防止近視進一步加深,少玩電子產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是最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