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祥如意
-
2 # 讀好文章讀對文章
“民為貴,社稷次之,”這句話是說給百姓和君王聽的.君王是利用儒家思想來統治百姓,讓百姓變得儒和,階級觀念深入人心,要尊師重道.而百姓聽到這些話,只會覺得君王是一個明君,會提百姓著想,是一個好皇上.其實儒家的本質就是為地主階級的利益服務,而皇上就是一個最大的地主.所以儒家思想既滿足了統治者的需要,也安慰了百姓.成為正統思想是很正常的.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時有今文字的《魯論》和《齊論》及《古論》三種,今本《論語》是東漢鄭玄混和各本而成。共二十篇。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與談論。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東漢列為“七經之一”。南宋淳熙間,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後又有多人將其註解釋義。
通過上面文字介紹不難看出,《論語》成書於孔子死後多年,是由再傳弟子們歸類整理成書的。可以推斷出經過他人加工修改也是少不了的事情。
《論語》這部儒家經典至所以能夠留傳到今天,總的來說還是有它積極的一面。尤其是在教育、社會治理和做人等方面仍然有指導意義。但不排除那些瞧不起婦女、看不起勞動人民的封建文化糟粕,還是要遵循對歷史文化的“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的精神,在繼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繼承。
比如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現在人們常說的換位思考。當人們對Te人採取某種行為時,給Te人帶來某種痛苦或不適,是否考慮到個人遇到此類狀況又是何種感想?
《論語》作為《四書》《五經》之一,是古代人入仕考試的必修科目之一。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必考科目。可見《論語》的歷史地位是多麼的崇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應該看到優秀的文化遺產不僅僅是繼承,還需要在繼承中發展,一成不變的東西就是走向沒落衰敗。水不流要臭,戶櫝不動要朽就是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
至於題主所關心的“《論語》被修改過嗎”這一問題,本博只是推測而異。這種涉及到幾千年前的歷史文化,還是有權威專家根據Te們的研究成果來判斷。(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