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闊

    作為明末清初最有名的三位思想家,他們都反君主專制,都主張經世致用之學。

    王夫之哲學造詣很高,幾乎代表中國古代哲學發展最高峰。黃宗義和顧炎武思想偏向於政治。比如有早期民權影子,學校議政,擴大相權限制君權等等

  • 2 # 楊朱學派

    只說黃宗羲吧

    黃宗羲認為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統治是“天下之大害”。主張由公眾制定“天下之法”以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反對兩千年來“重農抑商”經濟政策,強調“工商皆本”。

    黃宗羲所提倡的,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秦始皇時,法家李斯主張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而儒家淳于越則極力反對。儒家提倡分封制。分封制改進之後,就是民主聯邦制。這導致秦始皇焚書。禁燬史書及百家言。

    黃宗羲繼承了儒家及淳于越的政治主張,明確反對中央集權的皇帝制。

    黃宗羲還反對法家以刑法捍衛君權,奴役臣民的思想。

    法家主張立法為君——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

    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法——韓非子謂之: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

    寧枉勿縱——商鞅謂之:刑用於將過,則大奸不生。韓非子謂之:禁奸於未萌。

    夷族連坐—— 一人死罪,夷滅三族,株連十戶。

    黃宗羲所言批判的一家之法,就是法家之王法。法家無疑是法治的頭號死敵。

    而儒家的主張與法家恰恰相反。

    立法為民——奉法以利民。

    司法獨立——孔子批判君主折獄無倫,以意為限。反對君主鉗制刑獄。這是對《尚書》中,司法獨立思想的延續。

    疑罪從無——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孔子提出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古羅馬領先了五百年。

    不罪無辜——孔子又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孔子和黃宗羲主張的,才是真正的法治。

    儒家還主張,各行各業相對平等。所謂農夫赴時,百工制器,商賈趨利。

    法家認為商賈是國家的蛀蟲,必須消滅。以法家思想治國的秦朝統一後,採用暴力手段。將商賈直接沒籍,充為奴隸,

    黃老學派則介於法儒之間。允許工商業的存在。但在經濟上,打壓盤剝他們。在政治上歧視他們。視工商為賤民。

    黃宗羲主張的經濟政策。完全符合儒家思想。

    黃宗羲的思想主張,並非新思想。而是儒家兩千多年前的舊思想。

    有人稱,儒家思想領先世界三千年,此言不虛。

  • 3 # 木子的木子

    首先,說一下他們的相同之處,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也都有一定的時代侷限性。王夫之具有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主張認識來源於實踐;黃宗羲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主張“工商皆本”,顧炎武主張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指出了“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

  • 4 # 天上的星星參北斗

    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顏元是明末清初的大儒。他們成長於明朝末年,此時還是重理學的時代。宋朝朱熹等人提出的理學思想體系影響了中國社會數百年。

    他們感於忘國切膚之痛,斥責理學空談心性誤國,大力提倡經世致用之學,要經世致用就要有根有據。

    顧炎武以考古求真為宗旨,反對不講實際學問而空談理性的理學,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行己有恥,博學於文”。他的代表作《日知錄》就集中反映了他的“經世致用”的思想。

    黃宗羲具有強烈的民主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表達出對封建君主制度的不滿。他認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優樂”。

    王夫之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思想。他認為宇宙是由氣構成的物質實體,而“理”不過是客觀規律,指出氣變化日新,強調“行”是“知”的基礎,反對“守其故而不能新”。

    顏元是一位專講實學的思想家。他認為,“讀書愈多,愈惑,審事機愈無識,辦經濟愈無力”。

    回頭看去,我們所崇尚的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民主,創新,以人為本等思想,在古代已生根發芽。這在君主集權統治的封建社會是非常偉大的。

    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我們有很多可以參考借鑑的例子,這是我們的幸運。以史為鑑,以人為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在學校因為老師而得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