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佔鰲頭 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佔首位或第一名。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 桂折一枝 比喻登科及第。 出處: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群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 桂枝片玉 “桂林一枝、崑山片玉”的省言。指登科及第。 出處:唐·柳宗元《送苑論登第後歸覲》詩序:“桂枝片玉,光生於家。”參見:“桂林一枝”。 及第成名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透過考試並得到功名。 出處: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得一個及第成名,卻又早負德辜恩。” 金榜掛名 指科舉得中。同“金榜題名”。 出處:元·秦簡夫《剪髮待賓》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兒金榜掛名時,那其間新婚燕爾。”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燭夜,必須金榜掛名時。” 金榜題名 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出處: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連中三元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八:“論他的志氣,便象馮京商輅連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裡東西,真個是足躡風雲,氣衝斗牛。” 名列前茅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蒍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 文章魁首 魁首:為首的,這裡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寫得最好,文才極高。 郤詵丹桂 比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出處:晉郤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見《晉書·郤詵傳》。 郤詵高第 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出處:晉郤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 月中折桂 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
獨佔鰲頭 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佔首位或第一名。 出處: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殿前曾獻昇平策,獨佔鰲頭第一名。” 桂折一枝 比喻登科及第。 出處: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懷》詩:“自知群從為儒少,豈料詞場中第頻。桂折一枝先許我,楊穿三葉盡驚人。” 桂枝片玉 “桂林一枝、崑山片玉”的省言。指登科及第。 出處:唐·柳宗元《送苑論登第後歸覲》詩序:“桂枝片玉,光生於家。”參見:“桂林一枝”。 及第成名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透過考試並得到功名。 出處: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得一個及第成名,卻又早負德辜恩。” 金榜掛名 指科舉得中。同“金榜題名”。 出處:元·秦簡夫《剪髮待賓》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兒金榜掛名時,那其間新婚燕爾。”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燭夜,必須金榜掛名時。” 金榜題名 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出處: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連中三元 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八:“論他的志氣,便象馮京商輅連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裡東西,真個是足躡風雲,氣衝斗牛。” 名列前茅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蒍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 文章魁首 魁首:為首的,這裡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寫得最好,文才極高。 郤詵丹桂 比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出處:晉郤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見《晉書·郤詵傳》。 郤詵高第 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出處:晉郤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 月中折桂 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