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朝的亭長是幹什麼的?
9
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三日談

    不光現在的人有疑問“亭長”是個多大的官,幹什麼的,就是歷史上,一說到亭長劉邦,都忍不住要問一個“為什麼?”

    說到亭長,不得不與秦朝時的基層鄉村政權聯絡起來,因為亭長是秦朝的亭長,劉邦是秦朝的官。

    封建社會,中國曆代政治序列一般只到縣一級,在鄉村,政治權力的存在感是很微弱的,單著並不是說就沒有,比如說秦朝時,在縣以下設有鄉亭,鄉亭之下還有裡伍。

    一般認為鄉比亭高點,而亭又比裡伍高,大概按照“十里一亭,十亭一鄉的十進位制劃分鄉村政治權力範圍,又亭有亭長,鄉有三老。”

    但也有人說鄉亭其實是一個層級,只是設定的標準和條件不一樣。比如說亭主要設置於交通要道,類似於後來的驛站。

    秦設郡縣,代替分封,以戶為單位設定鄉亭裡伍,大約十戶為一里,但是這種嚴格的“十進位制”很快就被發現不適合當時的國情。

    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地方,而且人口分佈極不均勻,膏腴之地,人口稠密,貧瘠之鄉,幾十裡荒無人煙。

    因此,以戶為基礎的鄉亭裡伍的設定,有時候並不能適應現實的需要。也就有了政策上的靈活變通,鄉照常設定,亭主要在關隘要衝。

    不但如此,由於鄉一級有獨立的財政收支,因此鄉一級三老並不愁俸祿。

    而亭不一樣,亭由於其擔負的職能的重要性,國家是給開支的,吃的是皇糧,在古時,吃皇糧是祖墳上冒青煙的事,因此,漢高祖劉邦雖然只是個亭長,在當地的話語權,比一般人還是要大得多。

    但要說劉邦依靠著亭長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足生活,也不見得,有一處他老爹就嫌棄劉邦掙得少,不如他的哥哥。

  • 2 # 趙燕雲

    亭長一職大致起源於戰國,彼時有些國家在與他國相鄰處設亭,置亭長,此時的亭長主要擔任防禦之責。秦時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也設定亭長,亭長又稱公,是縣鄉以下的最基層官吏。不少資料把亭長看成派出所長,個人認為並不準確。

    劉邦青壯年一直就不事生產,除了交遊基本沒什麼正當職業。但他交往人多,社會關係資源較多,為人長的又漂亮有魅力。經地方上鄉紳的推舉(有說蕭何推薦),在家鄉豐縣的鄰縣沛縣城郊泗水亭做了一名亭吏,經過一段時間試用被任命為亭長。

    秦代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亭我們可以類比現在就是一個管理區,劉邦算是管區主任。

    他的主要責任是維持地方治安、傳遞朝廷文書等,也就是現在派出所和郵局功能。古代王權基本不下縣,但秦代不一樣,秦代縣以下的鄉設定鄉“三老”(不是三個人,是縣的下一級官員,類似鄉長,所謂三老,即具備正直、剛克、柔克三種德行的長者),所以亭長算是帝國最基層的公務人員。

    而且亭長這個職務似乎並沒什麼了不起,因為後世的諸葛亮曾說:漢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蓆販屨,又何足為辱乎?

    言下之意好像亭長和織蓆販屨的差不多。

  • 3 # 任馳贏天下

    劉邦的這個泗水亭亭長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一個村的村長。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亭長雖然屬於官職,但是職位並不大,當時也就屬於低於縣一級的行政建制長官。

    秦漢時期的亭也就是在指臨近他國邊境的一個地方,設立的一個行政部門。每十里設有一個亭,亭長管理這一帶的治安,兼管停留旅客的安全。處理民事糾紛什麼的。亭長往大了說也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派出所所長一職。當時平民出身的劉邦就是泗水亭的亭長。

    這個亭長的官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主要就是權利挺大,啥事都管,但是還與政府官員有很大的區別,有人說亭長不是國家正式官職,是屬於聘用制的,這個還真就沒有確鑿證據。不管怎麼說,好歹也是一個官,起碼管著好幾千號人呢,怎麼說也算是有身份的人。

    那麼劉邦當的這個亭長主要幹什麼呢?

    一句話就是負責當地的治安管理。一般亭都是設立在邊境的位置,也就是說為了邊境的安寧,保一方平安才每隔十里設立一亭,所以說主要就是維護當地的治安,跟現在的派出所性質差不多。劉邦在當時也就相當於一個鄉痞,作為亭長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沒有點本事也很難統治一個亭的秩序。所以從這一點看,劉邦也絕非等閒之輩。

  • 4 # 青磚綠瓦

    劉邦曾經當過秦朝末年的泗水亭長。

    個人認為亭長就相當於現在的鄉長,因為古代人認為天圓地方,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十里為一亭,一亭相當於邊長為5公里的方形,這塊面積還是不小的,所以古代方圓十里不可能是個村子,一開始亭長建立在各國邊境交界處,起到一個防禦示警的作用,後秦朝一統六國,在鄉村每十里設一亭,設立亭長,主要起到,治安管理鄉民,徵收賦稅徭役的作用。

  • 5 # 揮弓探賾

    《百官公卿表》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嗇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戰國時,開始在鄰接他國處設亭,置長,任防禦之責。秦朝時,十里設定一亭,亭長掌管治理民事、治安警衛等。亭長的職位,應該是比鄉長小、比村長大,相當於現在的副鄉長一級;往下的職位分別依次是:保長、保甲、地甲、地保、里長、里正。

    縣長是七品官,官雖芝麻小,但有朝廷的俸祿;亭長卻沒有官職,更是沒有朝廷俸祿,只能在由鄉紳、地主按意願交納的一部分錢糧中開銷。劉邦是秦泗水的亭長,而他的好朋友蕭何時任沛縣的主吏掾,曹參是獄掾,與屠夫樊噲、車伕夏侯嬰、還有吹鼓手周勃等人一起起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 6 # 賾史搬運

    漢書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亭長任防禦之責,沒有品,比鄉長小一點,比村長大一些,相當於現在的副鄉長級別,掌管當時的治安警衛,兼管治理民事。但沒有朝廷的俸祿,只能在縣級官員每年按例進貢朝廷賦稅後,由鄉紳以及地主按意願交納的另一部分的錢糧中提取。

  • 7 # 歷史是最好的醒酒湯

    我是湯哥,我來回答。

    要弄清劉邦擔任過的亭長是多大的官,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秦朝的政府體制,這樣就一目瞭然。

    我們先看圖:

    秦朝的郡縣制是一種中央集權的垂直結構,按《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其基層政權的結構為“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皆秦制也。”

    秦朝的鄉幹部結構:

    鄉長:三老,就是年齡大、學識廣、受人尊敬的年長者。三老是縣令的下一級官員,他們調停民事糾紛、負責教化,主要工作還是收稅。“三老“才真正類似鄉長。

    鄉幹部:“有秩“和”嗇夫”一樣,都是鄉一級的幹部。兩者職責相同,都是調解鄰里糾紛、幫助政府收取賦稅、安排徭役。

    只不過“有秩”來頭大一些,是郡守“直轄”;而“嗇夫”來頭小一些,由縣令指派。

    一般而言,人口達五千人的鄉,由郡指派一人為有秩;不足五千人的鄉,由縣指派一人為嗇夫。

    聯防隊長:“遊徼”,職責是巡察地方、緝捕盜賊,類似現在的鄉人武部部長或者聯防隊長。

    那麼,亭長呢?就相當於人民公社時期的大隊長,現在的行政村的村長,三老、有秩、嗇夫、遊徼這些鄉幹部的活,他都要幹,調解民事糾紛、徵糧收稅、維護治安,等等,統統要做,實在忙不過來了,最多加上一個“亭佐”,也就是村長助理。

    劉邦擔任過亭長,這恰恰是使得他能夠貼近基層、熟悉民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英雄不問出處,劉邦由亭長而皇帝,繼承秦制,由此開創一個恢宏壯麗的大漢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見面送花寫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