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津大盤雞

    兩宋的時候,燕雲人有個獨特的稱呼叫燕雲漢人。這個名稱同時被宋朝和契丹等不同勢力稱呼為“漢兒”。我們其實可以從這個名字看出來他們尷尬的身份,就像我們近代說“支那人”一樣了,可以說是不怎麼禮貌的稱呼了。因為對於胡族和漢人來說,他們不是自己人,在漢人看來,燕雲人是胡族;但是胡族又認為燕雲人是漢族。燕雲人可以說是裡外的不是人,所以才有了燕雲漢人“漢兒”這樣的叫法。 在政治上他們不被中原的老大信任,文化上的有漢人和胡人的文化,這樣燕雲人對漢人,胡人都沒什麼感情了。所以他們的一切行動,就是要維護燕雲這一片犄角旮旯,保護自己的家園、宗廟和家族。作為故鄉的燕雲,就是燕雲人最大的認同與寄託。 秦漢時代,因為燕雲接近邊塞地區,他們的騎兵騎術精湛,天下有名。燕雲地區的漢人也在慢慢慢慢的胡化,有了更多的胡族的文化。到西晉,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中原人大規模的搬家,北方沿邊又有很多少數民族不斷的往中原地區搬。到了唐朝,河北大部分地方都變成了割據,藩鎮, 各民族混聚在一起。這個時候天下人都覺得,河朔地區已經和那些胡人,狄人沒有區別了。到了遼金時代,漢族又好幾次的往燕雲地搬。這些燕雲人有的被投入軍戶,有的被編到了縣裡的戶口,最慘的是被賣給了貴族當奴隸。但是這些燕雲的大戶人家都是善於騎馬射箭的啊,那這樣內心肯定是各種不服啊,人家可是能和契丹人鬥得都不落下風呢。而且燕雲漢人大部分都會兩門語言,漢語和契丹語。在穿的衣服上呢,他們已經有很大的胡化了,很多人受胡人的影響開始穿類似的衣服。髮型上也開始模仿契丹人。 再來說說他們各自在遼國和宋朝的待遇。在遼國燕雲人被稱為“漢兒”,略帶輕蔑。到後來,在南宋的各種官方的文書中都是這樣稱呼燕雲漢人。可以見到在南宋人的眼中,漢兒已經是一個外族群體了。燕雲漢人也認識到,自己不可能徹底歸胡族,但是也得不到南方同胞的認可。所以他們唯一能寄託的就是自己燕雲十六州的土地。在遼國,契丹統治的大老闆經歷了早期的發展之後,意識到不緊緊要有遊牧民族視野,更要有漢人的農業糧食,才能保證對南方政權的絕對優勢。所以遼國雖然還是稱燕雲漢人為漢兒,但是因為需要燕雲人來加固自己的權利,所以在待遇上比較寬容。而在宋朝,那就不一樣了,與在遼國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待遇了,在宋朝,燕雲人被歧視了。 隨著金國的陸續漢化,中原人和山東人在金國進士考試中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做官的大部分都是漢人,金人。燕雲漢人騎馬射箭可以但讀書就不行了,只能慢慢的被排除政治的中心。並且在這一時期女真人也在迅速漢化,原本胡化的燕雲漢人在軍事上優勢就被慢慢減弱,最後可以說是沒有了。所以燕雲人最後在政治上就敗了。 到了蒙古人南下中原,曾經是契丹和女真重要助力的燕雲漢人,絕大多數已經和漢人沒有區別了,只有少部分人在漢化契丹人的組織下,成為了蒙古帝國的首批漢軍武裝。但是這其實就是燕雲人的迴光返照不到百年,他們就再次和漢人同化。最後,元末數次戰亂中遭遇慘重。 所以兩漢時期的燕雲人本質上是漢人,但其實他們應該是半漢人,半胡人,不能夠準確的定義。其實對於燕雲漢人來說,他們最喜歡的應該是燕雲人這個稱呼,他們也只為了自己的燕雲十六州。

  • 2 # 辰州觀海

    北宋時代,燕雲十六州地區處於遼國境內,而燕雲十六州,有屬於傳統的漢地。

    而遼國又是一個以契丹族為主導的民族(這個主導不是說契丹族人口密度,而是說最高統治者的民族屬性)。

    當北宋建立以後,遼國對燕雲十六州的管理,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了,而當宋太宗發兵北伐燕雲十六州的時候,當地的漢人百姓,居然幫助遼兵,拼死抵抗宋軍。

    這讓後世的人很驚訝。

    事實上,在當時,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算是一個特殊群體。

    在遼國,他們是漢人,和契丹人不一樣,和女真人也不一樣。

    而和宋人比起來呢,這群漢人的認知以及習俗,很大程度又受到契丹的影響。

    這就導致了雖然民族屬性上,遼國的漢人和宋人是一個民族,但實際上,這兩個群體已經漸行漸遠了。

    這就好比在當下,東南亞的華人和華人一樣,雖然祖先相同雖然關係很微妙,但是,東南亞的華人畢竟和我們不是一類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是長膠打法,伊藤美誠能打得過當年的鄧亞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