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農之聲

    如果能確定是“青枯病”死苗?注意以下幾種方法:一,秧齡期必須35天以上。二,注意通風練苗,嚴防高溫突長。三,嚴禁插秧前3天苗床追肥。必須在苗床施肥7天后再插秧。四,必須地裡帶水插秧,然後第二天加水,切勿地幹。五,“青枯”是水稻苗期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幻苗溫度高,溼度大,突長過快,根鬚不發達,小苗見風后葉片失水過快,造成“青枯”死苗。在小苗立針期到一葉一心期,可噴灑“育苗靈”。在二葉一心期可噴灑“苗大寶”。增加秧苗抗逆性,達到健苗目的。

  • 2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機插“中苗”出現死苗的情況不一定是青枯病引起的。青枯病最容易引起的是苗床上的秧苗死亡,插後死苗有可能是苗床管理不善以及田間管理措施的不足引起的。

    1、青枯病。

    青枯病也是水稻育秧苗床上常見的病害,很多的農民朋友都會以為是真菌或者細菌引起的病害,大量的使用殺菌劑。但是實際情況是用藥了病害情況反而加重,沒有絲毫的改善。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不瞭解青枯病的發病機理。

    青枯病其實是生理性的病害,在出現連續的低溫寡照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青枯病。發病原因就是長期低溫寡照,根系生長不良。突然的天氣轉晴造成棚內溫度急速上升。此時因為根系生長遭受低溫的影響,吸收肥水的能力下降,葉片的蒸騰作用強度大於根系吸收水分的速度,造成秧苗生理性的細胞脫水,從而發生青枯病。也就是說,青枯病的發生原因是因為通風量的不足引起的,而不是細菌或者真菌的侵染引起的病害,使用殺菌劑怎麼能有改善的效果呢?而且, 這種生理性的細胞脫水是不可逆的。除非移栽到田地裡,否則不會有改善的情況。

    如何避免青枯病?就是在出現連續的低溫寡照的情況下,堅持通風。關注天氣預報,在得知有陰轉晴的時候一定要及早的開啟大棚通風,減輕溫度急劇上升的情況發生。從而達到避免青枯病的發生。

    2、煉苗程度不足。

    在我們北方地區,移栽前都需要進行煉苗的。既插前3-5天實行24小時不間斷的通風作業。使得秧苗逐漸適應外界夜間的低溫。如果不煉苗就進行“中苗”機插移栽作業,極容易出現插後死苗的情況發生。

    3、秧苗素質弱。

    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一些農機推廣不到位的農村地區,秧苗苗床管理不善,長期的悶棚悶苗,使得秧苗高度嚴重超標,莖稈、葉片細長、有機物積累不足。這樣的秧苗可以輕易的折斷,踩到不會快速的恢復直立。而且,抗逆性極差。在移栽後插入田間緩苗慢,並且因為根系生長不良的影響,死苗率極高。

    4、移栽時田面無水。

    水稻移栽以前需要排水的,很多的朋友為了省事就會打開出水口不在管理,造成田面無水。特別是在我們北方平原地區,春季風大,秧苗移栽後根系受損,不能有效的吸收田面中泥漿的水分,從而被風抽乾、死亡。2017年我們黑龍江農墾建三江地區就在移栽期間出現風害,造成大量的移栽秧苗死亡,經濟損失慘重。除此之外,移栽之前,還需要給秧苗澆一遍透水,以避免秧苗運輸途中因為風吹、日曬造成秧苗根系的乾枯造成的秧苗死亡。

    5、秧齡過小。

    我們北方地區的機插中苗,一般秧齡都在30-35天左右為佳。此時根系生長旺盛,盤根好;植株高度、莖稈直徑符合“33118”的機插中苗的壯苗標準。楊凌過小,根系生長尚未完善、株高也過矮,移栽後會出現大緩苗的情況發生。如果出現低溫、大風、田面缺水的情況,極容易出現大面積的死苗情況發生。

    以上是我所瞭解的青枯病發病原因以及機插秧苗死亡的原因。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3 # 一襲青衫汗浸染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很好,只補充一點,機插秧育苗播種密度大,一定要藥物浸種。由於不是秧田育秧的話,又使用了壯秧劑等肥料,出苗時間不一樣,造成大苗爭奪水分、養分強造成弱苗生長空間被擠壓,爭不到水、肥而枯死,基於這種情況建議機插秧,育苗時間不能過長,最好控制在25天以內,藥物最好選用不妨礙出芽的品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高1.60m以下的女人適合穿什麼樣的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