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了鹿角的兔子

    之所以《封神榜》不能被列為四大名著,我覺得原因大概有這麼兩點:

    一:

    從背景上來看,首先,據傳是明代許仲琳(存在爭議)創作的小說,應該叫《封神演義》,成書約為隆慶或者萬曆年間。

    這個年代背景就很有意思了,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是萬曆這個年號,比如《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名氣就很大,但是隆慶的話,會比較不熟,當然,和這個年號只持續了六年有關,但是隆慶新政,卻是很有代表性的,後面接續的是萬曆皇帝。

    這麼一段時間,寫出來的書,居然是神魔小說,還寫的是推翻朝政的長篇小說,可想而知,作者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這種帶著強烈正邪對立的小說,本身,就充滿了矛盾和爭議。

    二:

    從內容上看,我們通常看的都是,各個年代的改編版的電視劇,其實你真正看書就會發現,這本其實有很多缺陷存在。

    比如結構單薄,其實就是明顯的充滿腐朽的王朝被推翻的故事,偏偏還要帶點天命所歸的神魔感,但兩方其實從一開始,作者就挑明瞭結果,所以過程及其簡單,就是打打殺殺個不停。

    而人物的塑造,也是比較草率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不豐滿、不立體,正派與反派的樣子,其實大家一眼就能看穿,沒有絲毫懸念,也沒有了絲毫的“人性化”。

    加上,帶著神魔們的加持,各種現實的,不現實的,都齊上陣,沒有層次感,比如雙方打仗這塊,既然各方的仙術如此了得,那為什麼打起來還是拼“普通人”的傷亡,還有設計衝突的部分,通常都是反派們前期十分厲害,然後到中後期,莫名其妙地就不厲害了,也不知怎麼了就被打敗了?

    順便吐槽一句,哪吒真是開了傑克蘇的先河了,最後怎麼都死不了,打仗要什麼有什麼,反正最後就是他贏了,不需要任何理由。

    最後總結:

    我想,應該是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深度個廣度不夠,你看四大名著中,有大開大合,描寫權謀之極的《三國演義》,有萬花筒般,描寫一個時代衝突和興衰的《紅樓夢》,有描寫反抗精神的,幾乎個個人物都充滿立體的人性的《水滸傳》,還有描寫“奮鬥”和為了理想永遠堅持的《西遊記》。

    那麼,如此扁平,簡單,全書80%都是打打殺殺的神魔小說《封神榜》,它何德何能可以列為其中?

  • 2 # 河湟居士

    《封神榜》是古代神魔名著,是中國神話傳記,但不能列入四大名著,我認為它所表達的主題出了問題,到最後,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皆都封神,與我們的價值觀不符。還有人物刻畫單調,故事情節單薄。

  • 3 # 小小芷菲

    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四大名著”是怎麼形成的,四大名著其實是四本中國古典通俗小說,分別是《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如果硬要說在文學上,《封神榜》比之上述幾部存在某些不足,其實是牽強附會,大部分觀眾和讀者的欣賞水平達不到那個傳說中的境界。

    所謂的“四大名著”其實是當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纂的四部小說,如果它出版的是五部或者是其他的四部,那麼這個稱謂也可能是不同的。而人民文學出版社在某個特殊時期是服從與政治需要的,顯然偉人對“四大名著”的批註比《封神榜》要多得多!所以《封神榜》在“四大名著”裡的落選不見得就是其文學地位的差人一等。

    在那個年代,《封神榜》所宣揚的既不屬於農民起義也不屬於反抗體制壁壘,而且他的廣泛傳播顯然不利於馬恩列斯的宣傳!

    論世界觀,封神比西遊更要宏大,看完封神再讀西遊會更通暢。封神裡的人物關係在西遊中得到了體現,比如在仙人和妖精的關係梳理上。

    論人物塑造,封神的人物數量不比其他幾部小說的少,也都被描寫活靈活現,人氣味十足。

    那麼,“四大名著”撇開吹捧的因素,實際意義在哪裡呢?現在差不多每個人都看過這樣的必讀書目,體現出什麼差距了嗎?顯然沒有!

    但是我們知道文學藝術也是政治的延伸,拋開政治環境講文學是自我陶醉。

    《封神榜》對現有的政治體制來說,他的積極意義和普世價值在哪裡?大家見仁見智,這裡也說不了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CS35 plus和哈弗h2相比,哪個省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