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砸到時

    這不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首先當地是否還有拜年磕頭的習俗。如果沒有就不用磕頭了。如果有就要隨大流要磕頭的。我們現在還是在過年拜年時要給長輩磕頭的。除夕給自家的爺爺奶奶父母磕頭,初一子侄輩到本族長輩家裡磕頭拜年,長輩還要給歲數小的子侄壓歲錢。拜年磕頭就像古代人小輩去給長輩請安問侯是一樣的,是一種禮節也是傳統。再說給長輩拜年磕頭也沒掉價也沒少東西,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呢!

  • 2 # 遊覽大好山河

    看你家習慣吧,磕頭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關鍵是你要發自內心的去孝順,儘量抽出點時間去陪伴,去理解,去付出或者說去回報,這才是最重要的。

  • 3 # 安文興

    五十多年來,年年春節給長輩磕頭,改革開放前、開放後如此至今,沒有例外。

    孩童時,初一凌晨4點左右,母親在大灶臺將鍋水快燒開時,喊我們弟兄幾個起床洗漱,不許打噴嚏,不許拿剪刀,不許拿掃帚,不許說髒話,不許推搡,不許叫嚷。姐姐們拉風箱,添柴火,忙布桌:撂凳子、擺筷子、分臘八蒜、盛醋溜白菜、端豬肝、倒醋、捧出三彩高腳壺,斟滿三彩小酒盅,杯、盤、碗、碟各司其用,不能亂來。等母親說“該下餃子啦,放炮吧”,我們早在前院蹲好了二踢腳,在竹竿上掛好了長鞭,提著小燈籠,用大灶裡燃燒的木棍點捻放炮。炮放齊了,餃子也好了。

    進東屋,去請穿著長袍馬褂的爺爺到堂屋上桌。爺爺攏襟擺氅,扶膝平足,端坐之後,父親――母親――我們弟兄按輩分依次口呼拜年,跪地磕頭。先磕頭的,立於身後,等最後一個磕好,共同入座,沒人去動筷子。只有爺爺拿起筷子,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去夾餃子時,說“上供了沒有?”父親回“上了”,爺爺問“龍王爺那兒呢?”父親回“也上了”。爺爺便夾起一個餃子送到口裡,咬了一小嘴兒,說“肉餡的,香!都吃吧,別燙著”“一年添一歲,歲月不等人”。這時,大夥才敢端碗吃飯。

    爺爺去世後,我們弟兄繼承下來,初一給父母磕頭。

    我們弟兄成家立業後,帶著兒女一直秉承家傳,延襲至今。

    其實,我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和爺爺一條炕上睡覺了。反正是很小時,估計也就三四歲吧,那時我還尿床,經常是屁股底下溼漉漉的。爺爺便把我搬到他的被窩裡,他自個兒睡在半塊潮的褥子邊,讓我睡乾巴地兒。

    尤其是初一晚上,爺爺話最多。問題也最多,倆手在煤火口上烤著,問我“知道為什麼初一一定給一家之長拜年嗎?”“因為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必須讓人及早從小,從一開始就要守規矩,這叫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個家庭沒有這個規矩,就會亂套。家裡人的主意再多,能人再多,也總得有個拍板的,就像生產隊,得有個隊長,勞動小組,得有個組長。從家裡說,這叫認祖,不認祖宗的人,到哪兒人家也瞧不起”。

    “知道為什麼讓你初一跟著家族人一起去拜年嗎?”“因為平時大夥分家另過,各忙各的。誰和誰是血緣親,輩分怎麼論,都不清楚。正好利用過年,大家都認認親,認認輩,分個上下左右,有個人倫常道,學會長幼有序,以後懂得尊老愛幼。有句俗話是這樣的‘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是灰比土熱’。宗族觀念沒有了,人也就沒了根,沒了根的樹,遲早會爛的,遇到大風,會倒的,一盤散沙的家族,成不了事”“從家裡說,這叫歸宗,不講宗親的人,到哪兒也都是孤立無援的性格,沒有團結意識”。

    “知道為什麼讓你初一上午在全村挨戶拜年嗎?”“因為新年新節新氣象,‘給您拜年’這4個字是吉祥如意的開山斧,哪怕你是個孩子,只要你進了人家的門,你就代表著咱們這一戶,你就擔當著家長的面孔,等於咱家大人禮到了。平時有個過結的,也就把一年的怨氣消了,過年高高興興的,年後再見面也不會疙裡疙瘩的。可別小瞧這拜年,這叫過年一聲好,恩怨全清了,鄰里左右的,出門不見入門見,馬高鐙短的,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不會走路的人。遠親不如近鄰,把鄰居搞和睦這是本事”。

    爺爺初一拜年的這套理兒,年輕時懂得不深,隨著年齡和輩分的變化,越來越覺得生活中很受用也很實用。按時興的詞總結一下初一拜年:增強了核心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服從意識、團結意識、溝通意識,擔當意識,從小培養了一個人為創造和諧生活必要具備的一種政治生活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使用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