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菜鳥學PLC分享

    不太可能,我們國家水裡發電工程,核電工程很強大,沒那麼脆弱,如果水利跟不上,大力發展核電即可。但相關安全技術需要跟上。

  • 2 # 漠北清泉203

    會的,別看現在很多水電站棄水嚴重。但是風電水電都是很有季節性的,屬於看天發電。核電對於地理位置要求很高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剩下的火電國家又在限制所以純電動車的續航問題不解決,永遠不會大量出現。

  • 3 # 天和Auto

    普及篇:燃油車全系換為電動汽車以目前的發電量來看將來可能會造成電力缺口,但發電量和電動汽車普及是共同增長的,所以這是杞人憂天。

    電動汽車是否會影響居民供電,其實資料就在那擺著,簡單計算可以得出結果,我們看一看比例如何:

    1、電動汽車保有量221萬輛,假設把保有量X10算2210萬輛,電動汽車的平均電耗算百公里15kwh。

    那麼20000000*15kwh=3億kwh,平均算一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年均消耗量為3萬億度電,這是非常誇張的資料。國內的年均發電量是以萬億計算,2018年截至到8月份的發電量為4.48萬億度,而兩千萬臺電動汽車則要消耗2.4萬億度,相比發電量還是會造成一定影響的。

    2、不過這是以現有的發電量和假想的保有量計算,真實的消耗量僅有兩千四百萬而已,這僅相當於風力發電的1/3、或水利發電的35%左右,面對電能過剩的情況實際還不會造成壓力。

    而且電動汽車多為夜間充電,可以很好的利用棄風電、水電以及光伏,目前來看是利大於弊的。

    僅從消耗量來看如果電動汽車增長過快勢必會影響電力供應,然而電動汽車和能源的增長是相輔相成的,不會只增加消耗而不提升供應量。

    發電量中國是全球第一,其中除了火電在環保的控制下比例穩步減少,剩下的水電、核電、地熱、風電均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在逐年增長,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增長比例超過70%,新型能源的發電量增長速度很快,這個增幅是遠超電動汽車保有量增幅的。

    其中太陽能發電的快速增長還得得益於電動汽車的增長,目前太陽能發電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儲能,沒有足夠容量的儲能電池電站會造成大量電量的浪費,而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則是作為儲能電池最佳的型別。

    商用車的鐵電池可作為儲能電池使用超過30年、乘用車的鋰電池也可以使用20年以上,隨著電池的裝車和淘汰週期逐漸形成迴圈,儲能問題一旦解決僅太陽能發電量也可以抵消大部分電動汽車的消耗,所以才說電動汽車能電力供應是相輔相成甚至能反哺供電的。

    電動汽車不論是短時間的快速增長還是長久的判斷,這種車並不會造成缺口,也不會影響民生。

  • 4 # AutoDetailing

    電力每天晚上浪費的很多,不存在不夠,發電機組是24小時發電,而到了晚上用電的相對白天用的人比較少,發出來的電又不能儲存,而新能源的出現剛好彌補了這一塊,大部分人都下班回家後晚上給車充電

  • 5 # 談了個車

    未來靠電動汽車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說這個問題的核心還是落在純電動汽車是不是真正的經濟實惠,相比較燃油是不是真的具備壓倒性的優勢。

    汽車的驅動能源由燃油轉變成電能,真的就能夠達到環保的效果,其實也未必。

    很多人一定會用有太陽能板來反駁我,其實現在的太陽能技術也就只能作為一個輔助充電的工具,不能代表全部。

    真正的電能,還是要依靠水電,火力才能夠滿足所需。清潔能源有從何談起…

    所以我覺得如果電動車爆發式增長,車子多起來了,反而電費還要漲。這裡的電費是汽車用電,家用電的話可能沒有多大變化。

  • 6 # ait24767146

    1億部電動汽車,年行車2萬公里,每公里0.2度電。1億✖️2萬公里✖️0.2度=4000億度電。廣東省去年用電8000億度電。

  • 7 # 十一的意義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 把不可再生資源轉換為可再生資源是對人類的造福。至於擔心電力不足,現在可以用太陽能發電(鋪助發電),風力發電,水電站、還有核電站等。所以對新能源汽車對未來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所謂有利必有弊嘛。新能源汽車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比如長途需要充電要時間,比如在高速突然斷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伏天,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