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孬逗兒

    首先恭喜你,孩子張口就說“不”,說明孩子進入了小“叛逆期”,孩子長大了,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的體現,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張。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對你說“不”是孩子在挑戰你的權威,孩子說“不”是孩子有自己想法,並開始學會拒絕人的成長,父母一定要對此有一定的瞭解,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的打壓孩子說“不”。

    很多孩子到了一歲半或者三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進入的敏感期,因為個性的差異或早或晚,期間父母如果加強管教,用權威壓制孩子說不,會破壞孩子的“自我意識”,不利於孩子獨立性格的培養。所以當孩子出現跟你對著幹,你讓他往東,他非往西的時候,父母就要注意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覺醒了,這個時候父母要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長。

    那麼父母到底改怎麼做呢?首先,遇事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意見明顯不對或者錯誤的時候,父母耐心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可以那麼做。其次,相信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選擇,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這樣有利於孩子性格獨立的養成,也有利於孩子以後做事考慮後果習慣的養成。此外,當孩子張口喜歡說“不”的時候,父母可以透過請求的方式去找孩子幫忙,孩子特別喜歡大人請求幫助的時刻。如果父母的語氣,從命令轉向請求,“你能幫媽媽把玩具放到這個盒子裡嗎?”就比“你要收玩具”效果好很多。

    最後,還是要恭喜你孩子“長大了”,以後在孩子張口說“不”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焦慮了。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間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不能用權威或者武力去對待孩子的“成長”,多用一些智慧,孩子還是會“乖乖的”健康成長的。

  • 2 # 洋蔥叔叔有故事

    我們已經知道了,孩子有個階段就是愛唱反調,是孩子要經歷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毛病,爸爸媽媽們也不要再頭疼,認為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和別人孩子不同。反而應該感到高興,小小的人兒已經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好奇心增強,開始想要展現自己的想法。

    生活中事情其實都不大,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尊重和理解孩子意願,不要壓迫孩子執行命令,比如當你強制關掉孩子的動畫片,孩子一定會大哭大鬧,你再罵孩子一頓,孩子更生氣了。不如問孩子:“你再看幾分鐘關掉?”孩子通常會說個五分鐘十分鐘,那麼就等他幾分鐘由他自己關掉電視又何妨?

    孩子強烈的希望做自己的主人,如果爸爸媽媽不希望寶貝太過隨心所欲,又不希望和寶貝起無謂的爭執,可以給孩子有限的選擇權,既給孩子劃了一個範圍,又滿足了孩子自己做主的要求,而且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通常孩子也會很樂意,事情也會很順利。

    孩子們一出門玩,媽媽們就跟在後面:“不許玩泥巴,泥巴很髒的,不許爬臺階,摔下來很痛。”

    孩子看看地上的樹葉,媽媽就趕緊說:“不許撿髒東西。”

    孩子跑到魚池邊上看魚,媽媽也會警告:“不能再靠近了,會掉下去被魚咬的。”

    在家裡,孩子看見掃把,想要掃地,爸爸說:“掃把髒,別把地上弄亂了。”

    孩子想要在水池裡放水玩,爸爸說:“會把袖子都搞溼的,別玩。”

    這麼多警告和不許,孩子能樂意嗎?孩子天性愛玩,好奇,你非但不滿足,還要去強制的阻止,孩子說不,也很正常嘛。

    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孩子願意幹什麼,就讓他去做好了,玩玩泥巴,掃掃地,在水池裡放水玩玩,這些又算的了什麼大事呢?過後讓孩子洗乾淨手,或者換件內衣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何必一定要阻止孩子呢?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的要求,只會讓孩子的活動經驗更加豐富,體會不同的快樂,孩子高興了,自然對家長說不的次數就少了。

  • 3 # 凡媽說教育

    舉個例子:

    孩子不想穿睡衣睡覺,你可以說,“我聽到你說的了,你不想穿睡衣,那你想穿什麼睡覺呢?”讓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或者你可以給孩子一些選擇,“這裡有藍色和綠色的睡衣,你想穿哪一件睡覺啊?”既鼓勵孩子自己做主,又能給他提供選擇。

    最關鍵的是,無論孩子多麼不受控,也不要讓他的行為影響了心情,始終要搞清楚是大人在掌控局面。如果被孩子弄得脾氣糟糕,大吵甚至懲罰孩子,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影響親子關係。

    還可以透過故事或者遊戲,將一些難題帶入到場景中,引導孩子思考該怎麼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度用眼,如何緩解眼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