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鳳凰美文

    蘇軾是個才華橫溢的文人在他的作品中我欣賞“老夫聊發少年狂”

    這個名句出自於《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打獵,在古時是重要的一項活動。除了有炫耀Regal,提高戰鬥力,還有自身的健壯勇猛。

    狂,不是指放蕩不羈,桀驁不馴,而是指狂放的豪情,陽剛的帥性。

    蘇軾寫這首詞已是三十八歲,已不是年輕人了,但他有著年青的“狂”勁。在狩獵時,他狂得有底氣,他狂得令人起敬。

    因為古人打獵一旦發現獵物的足跡,就會一直追蹤獵物,不把獵物俘獲,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所以職場中的我們做任何事情時要燃起鬥志,用“狂”熱執著的信念朝著自己的志向努力前行。

  • 2 # 鑫奇說

    宋朝是文人的黃金時代。蘇東坡在烏臺詩案之後,在被貶到黃州之後,就開始迷戀道家和佛家思想了,他在黃州時候,經常到寺院打坐祈禱,經常閱讀老子和莊子的書籍,並對莊子崇拜有加,對莊子的齊物和逍遙的理想深有同感。

    我們之所以說這個,就是想說,蘇東坡的思想中有著複雜的成分,正是儒道佛兼修的思想,才讓他沒有被挫折擊倒,相反卻成為瀟灑自在逍遙的人。

    如果我選擇一句蘇東坡的詩詞作為座右銘的話,那麼我第一個要選的就是他的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因為在數十年的貶謫生涯中,蘇東坡正是靠著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受傷的心靈的,正是這句話,讓蘇東坡看淡了世事的起伏,看淡了人生的不平,看淡了自然界的春花秋月,看淡了所謂的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看淡了官場的是非榮辱。

    為何呢?

    我們先來看看蘇東坡的這首詞。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首詞是送別詞。一般的送別詞都是有點悲傷的情緒的。因為江淹說過,“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蘇東坡一般不大會悲傷,更不大會把悲傷的情緒帶給別人,這就是他的性格。

    蘇東坡說:

    京城一別我們已是三年未見,你總是遠涉天涯輾轉在人世間。相逢歡笑時依然像春天般的溫暖。你心始終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似秋天的竹竿。心中惆悵你連夜就要揚帆出發,送行之時雲色微茫月光淡淡。不要端著酒杯愁眉不展了。人生就是座旅店,我只是匆匆過客。

    這首詞讀來音節纏綿委婉,看似婉約詞,實際上這是一首非常豪放的詞。這首詞 主要是告訴朋友,離別時候不要悲傷,要開心起來,那麼蘇東坡說要開心起來的理由是什麼呢?這就是這首詞的詞眼,也是我把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當作我的座右銘的原因。

    人生如泥路,我亦是行人。這其實融合了道家和佛家的人生觀。儒家把人生看成是一座富麗堂皇的舞臺,下面都是觀眾,我們每個人都要在舞臺上唱唸做打,要非常賣力展示自己,以求獲得下面觀眾的掌聲。有掌聲則心花怒放,沒有掌聲則鬱鬱寡歡,別人的感受決定了你生活的質量。

    而道家和佛家眼中的人生,就是一座旅店,你來了它在那裡,你走了,他還在那裡,你開心與否,傷心與否,世界不會為你改變什麼,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的過客,都是行色匆匆的旅人。

    人生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把握,但我們能把握的是自我的內心。無論是喜還是悲,我們都要有過客心理,一切都將過去,如此,我們以一種恬淡自安、閒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入世而不粘滯於世,人生可以灑脫無礙矣!

  • 3 # 東湖聽語

    如果要用東坡居士詩詞裡的句子作自己的座右銘,我選擇《定風波》中的“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的一生挫折無數,經歷了眾多的人生起落。官場的失意,註定了一生的奔走潦倒,但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他的人格卻是崇高偉大的。《定風波》也正是“烏臺詩案”後被貶黃州時所作,這首詞也標誌著他的作品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由蘇軾蛻變為了東坡居士。

    人生有失必有得,在蘇軾被貶黃州、惠州、儋州的過程中,湧現了大量的經典作品,也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

    正如我們自己的人生之旅一樣,我們每個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與困難,只有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去克服戰勝它,才能使人變得更成熟。當感覺生活學習中壓力大,煩燥不安的時候,要像東坡居士一樣保持一顆豁達的心態,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就是在自己有足夠韌性的時候來臨。

    面對困難,我要在心底說聲“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4 # 曙光足球領域創作者

    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三起三落,官場受挫,對人生社會已有所感悟,看待世相有一種冷靜的態度,因此雨既不怕,晴亦不喜,何妨吟嘯且徐行,超越寵辱得失,任憑風雨肆虐,始終堅持自己的人生信仰,“一蓑煙雨任平生”。

    只有抱著這樣的人生態度,才會履險如夷,坦然向若,無視一切艱難險阻,才會感到,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蓑煙雨任平生”,詞寫蘇軾的生活經歷,卻充滿著人生的哲理。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在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一句詞,它是我生活的座右銘,在我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會將困難和愁思化為赤壁上的一片雲,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5 # 不定時讀書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意思是: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舉起酒杯祭奠這萬古的明月。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這一句本是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無人相知的苦悶和憂鬱之情的,但單獨看這幾個字,加上自己的理解,它就可以成為勉勵自己的一句話。

    他欽慕豪傑的功成名就,而自己現在雖然是一身抱負,卻無處施展,只有在這赤壁之上詠歎,心事無人知曉,只能和這升起的月亮痛飲一杯,敘述自己的苦悶。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只看“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句,給人的就是另一種感觸,它不僅僅是詞人的滿腔抱負無處施展的鬱悶,更是告訴我們了一個人生態度。

    小時候,揹負包袱負重前行的是父母;長大後,揹負包袱負重前行的是自己。這一路難免會遇見不順心的事情,有些事更是不能逢人便說,到處訴說自己的不幸。

    心靈就像一個容器,壞情緒越積越多的話,早有一天會把這個容器撐破。那我們該怎麼辦呢?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要往內看,尋求自我解脫。

    這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就給了你很好的解答。失戀了,安慰自己人生如夢,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孤獨了,抬頭望月,人間還有一輪圓月陪你;被騙了,想想人生如夢,還有什麼好煩心的呢……

  • 6 # 紙上散兵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這首廣為流傳的詞在初次閱讀時就會被大多數人深深喜歡,甚至會奉之為人生座右銘.能否說,這種“心有靈犀”的喜歡是因為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預知人生旅途必定會遭遇挫折,必定在那個時刻要尋找一座精神的座標指引我們走出迷途?

    而智者蘇東坡的《定風波》就應運而生了.工作時,很多次接觸蘇東坡的詩詞.可惜那時目標太強,就如同一個急於趕路的人,疲於身體,少了精神的鑑賞,總嫌理性地回味不足,整體把握不夠.

    而今,終於得以閒讀林語堂著《蘇東波傳》.如果把從前所讀作為逗號斷開的話,就把今天所讀林語堂的評傳作為句號小結回味一下.等沉澱些日子,有了新的感受,再重新感悟蘇東坡,再重新加上標點清晰些日子吧. 越是走近文學史上這位大家,越是親近中多了一份敬慕.他是人生競技場上的全能冠軍,樣樣爆炒:詩詞、文章、書法、繪畫、為官、儒教道教佛教、醫藥,釀酒等,天地之靈氣似乎都聚集於其人一身.是因為天才達觀、正直不阿、人品才情兼具才註定了一生的磨難,還是這樣一貶再貶的人生磨難成全了極致偉大的蘇東坡,大概冥冥之中上帝也鍾情眷顧這樣的天才人物吧.

    蘇東波的詩詞正如他自己所提倡的“行雲流水般”,沒有哪個人能想他那樣信手拈來,天馬行空,自然天成,無論何種內容都能入他的詩,而他又以卓絕之氣成就詩的高格.如,在歌妓酒宴上,他提筆揮就在歌妓的披肩上或紈扇上的詞句.

  • 7 # 東門雷晰2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句意可想,人生如江水東逝,大浪淘沙般篩留下、名人功事於後人言評。許多人一生做事為人,都沒來的急弄清楚就過完了。所以要常走出環境放下感情評人處事。

    擴充套件:

    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公務之餘,他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蘇軾遊廬山時所作,詩中傳達出一個樸素的哲理: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只是因為我們身處在廬山之中罷了。

    “當局者迷”是世人經常會遇到的情況,想要真正瞭解事物或者現象,還是需要跳出固有的環境才是。

  • 8 # 老家伊濱的

    蘇軾是宋代文學的最高代表,他在詩、詞、書、畫等方面的造詣都頗高,留下了諸如《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念奴嬌 赤壁懷古》《江城子 密州出獵》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蘇軾於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豐七年)五月間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友人蔘寥同遊廬山時所寫。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景高低各不同”,寫的是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等不同角度看廬山的不同感受。“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看不到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只能看到廬山的區域性,帶有侷限性。遊山如此,看待事物也常是如此。它有著豐富的內涵,啟迪人們為人處事旳一個哲理--由於人們處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出發點也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 9 # 菱風躍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最後兩句詩,因為在當今社會:

    1.看不清事件的真相,往往是處於事件之中。

    這是第一種情況,因為你看不清楚自己的現狀,往往是因為你一直處在自我的深深的迷戀中,不借助別人這面鏡子,你看不清自己該怎麼辦?所謂“身在福中不知福,別人的福好羨慕”。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立場不同,如果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可能做的還不如當事人呢!所以,換位思考很重要,但是你要想看清楚自己所在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越看越不清楚,這時候善於藉助“朋友”這面鏡子去看清楚自己。

    2.沒在廬山中,從各個方面看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看不清本質。

    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往往看不清楚事情的本質,因為自己沒能在其中起作用,透過表面看本質,就需要很大的能力,這其中溝通是必要的,連線內外兩個方面,全方位剖析,由表及裡地去判斷事情的本質。

    要想看清楚事物,從不同方面入手,交換立場,那麼溝通就是這座連繫的橋樑。

  • 10 # 妙趣森林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是我最喜歡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大致的意思是: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這首詞在蘇軾所有的作品當中知名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第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我還是比較喜歡最後一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是在蘇軾失意時寫下的,表達了他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夢幻,又何必斤斤計較於成敗得失,還是放眼大江,舉酒賞月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臀部力量訓練是應該每天做還是隔一天做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