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東2019

    把猴賣了,別耍了!少說多做,在產品上下功夫,多學學藍綠廠!以前看不起,現在高攀不起了!別不服,以前賣外觀,現在的藍綠幾乎款款有創新!

  • 2 # EmacserVimer

    小米最初的口號是“小米,為發燒而生”。從這句話中的“發燒”二字,就能看出小米並不是一家以高階產品定位為企業文化的公司。小米開創了以網際網路思維開發手機作業系統、幾十萬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新模式。所以小米從中能體會到其使用者和粉絲的痛點,就是花最合理的錢玩最適合的手機。

    小米的初心是好的,也是大家所接受的。但是越到後面,加入手機紅海的企業越來越多,手機使用者體驗差異性也成為選機的前置條件,加上小米的體量也不是很大,很難左右硬體提供商的供貨量,“耍猴”效應越發明顯。雖說小米有利用“摩爾定律”降低成本之嫌,但個人認為還是沒那個必要。

    從而小米只有價效比的標籤和“耍猴”的名聲。本人認為小米想要衝擊高階需要明確以下四點。

    一是手機產品定位要鮮明

    小米系列和以前紅米系列的手機功能相似,以至於做出來的高階產品感覺和千元機功能並無二致。

    反觀華為手機的產品佈局高很有層次感。華為的p系列旗艦機主打徠卡拍照;mate系列做工出色走高階商務路線;而nova系列靠外觀顏值抓住年輕使用者的心;再者榮耀子品牌走價效比路線,以跑銷量為目標。

    小米手機可能是由於miui系統的優秀讓其所有機型都很相近,千元機都能達到的效果為什麼要花大錢去體驗。現在小米做黑鯊遊戲機,收購美圖手機業務,升級紅米品牌為ReadMi等,大家認為還來得及嗎?

    二是產品思維問題

    小米如果擺脫不了為使用者著想的觀念,就不能放開手去搞有成本的東西,從而做出具備差異化特色產品。雷軍說這是最後一次做3000以下小米旗艦手機,以後情懷放腦後。ov不走價效比靠差異化拿下市場,而現在開始做價效比子品牌,那小米是不是也應該反過來,繞到對手後院攻其不備呢?

    三是自身核心能力的體現

    以小米生態鏈模式為例,很多人感覺就像是在做貼牌生意。

    小米生態鏈模式別人學不精,但是支撐這一生態的底層硬體卻是常見,是別家廠商也能做的,從而給人以沒有核心能力的錯覺,包括手機業務在內。還是講華為呢?憑著自研的手機soc,就是別的廠商做不了的事情,格局一下就上來,從而帶來具大的品牌效應。所以自身核心能力的體現還需小米自己發掘。

    四是手機市場佈局明朗。

    蘋果、三星和華為等已經在高階市場站穩,高階使用者蠶噬殆盡,小米現在很難再有重大提升。除非前三者均做出重大產品失誤,否則很難插足其中。小米高階產品的定位特色已經不是賣點,為之買單的使用者反而流失。

    小米今日之局勢全因當初之定位,可謂成也價效比,陷於困局也因價效比。雷軍的閱歷在你我之上,小米的發展已非當時創業階段,相信小米自己能處理好這一束縛。

  • 3 # 高大福

    只有靠自主研發,沒有他法。

    小米這幾年的研發投入一直在增長,2018年達到了58億。但是對於智慧手機來說,小米要走高階路線,必須要有自己的手機晶片。

    小米之前在研發了澎湃S1之後下一代產品遲遲沒有釋出,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研發晶片太燒錢了。華為的麒麟晶片前後研發了十幾年才差不多趕上高通驍龍,而小米因為利潤率太低,2018年的利潤一共才86億元,每年投幾十億在晶片研發上目前來看很困難。

    然而對於小米來說研發晶片又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沒有自家晶片的話,小米手機的效能永遠和大多數競爭對手拉不開差距。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市場,有沒有自研晶片將會是影響銷售的一個直接因素。

    麒麟晶片未必比驍龍要強,同代的產品基本上驍龍還是領先麒麟6~10個月,但是很多消費者買手機的時候更願意買有“中國芯”的華為和榮耀,而不是效能更好的小米。

    在絕大多數時候,效能是無法被使用者感知的,但是“中國芯”會讓人更願意買單。

    小米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現在時機還沒有成熟。澎湃S2還是會有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子矮的女人穿長裙子還是短裙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