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文歷史大碰撞
-
2 # 大骨頭渣子
在魏安釐王時期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信陵君。
魏無忌(信陵君,?-前243年),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魏國公子、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著有《魏公子兵法》。 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前243年,魏無忌因傷於酒色而死。
在當時戰國,六國都處於一種下坡路的階段,而秦國因變法越大強大,在魏安釐王時期,正是因為有信陵君的兩次打敗秦軍,才挽救了魏國。
公元前247年,魏無忌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了上將軍,都紛紛派兵救魏。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魏無忌的聲威震動了天下。
可以說信陵君是魏國最後的頂樑柱,但是功高蓋主,再加信陵君也是魏國宗室,所以受到魏安釐王猜忌,最後鬱鬱而終,而信陵君死後十八年,魏亡。
-
3 # 子曰愛人
兩首古詩
俠客
唐•李白
俠義凜古今,威名動鬼神。
一心扶趙魏,百戰勝贏秦。
為國同堅礎,悠然思廢吟。
英雄無用處,酒色了殘生。
信陵君
宋 •徐鈞
侯朱決計全危趙,毛薛謀歸保大梁。
得士信知明效速,去留果是國存亡。
-
4 # 漩渦鳴人yy
說到這件事情,其實你問題提錯了,不應該問這個魏安釐王,對於魏國有什麼樣的影響,而應該問他的弟弟,誰,信陵君,對於整個魏國的影響。
信陵君是戰國四公子裡面實力方面屬於拔尖的那種,他效仿孟嘗君,平原君趙勝,好像她和平原君趙勝有點兒親戚關係,所以他手底下飼養著千餘名的門口,藉助著這些來自於社會各地擁有著不同才能的人,再加上自己良好的大局觀,信陵君在秦國多次冬初的路上造就了許多麻煩,所以各個國家都佩服信陵君的名聲和他的能力,對衛國也就高看一眼。
其實對於整個魏國來講,尤其是對於這個魏安釐王來講整個國家只能夠擁有一位國君,一旦這個信陵君的能力和民生超過了這個魏安釐王,對於這個魏王來講,他顯然是更尷尬的一問,信陵君也是這個國家的公子,理論上來講,他也擁有繼承國君位置的能力。
所以對於這個弟弟,任何一個人都會感覺頭疼,你除非直接把國君的位子讓給他,當然這個為王還算得上是比較開明的那種,就是自己的弟弟能力有,實力也有,但是隻要他不建立大的功勞,反正都是自己的弟弟嘛,一家人,何分彼此呢?就同意了,信陵君不斷的在人民裡面拉選票。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如果二者之間保持意見相同,二者一起做決定一起去執行命令,那麼功勞只要有信陵君一份的,就有這個魏王一份,但是偏偏在一件事情上面,二者出校了分歧,就是在邯鄲之圍的問題上。
所以信陵君在解了邯鄲之圍以後,絕對不回家,他知道回去就是一場腥風血雨,為什麼要回去的,但是在家國情意麵前,尤其是在這之後,秦國對於魏國的報復性行動,信陵君率領自己的門客,再一次回到了魏國,幫助魏國作戰,指揮多國聯軍擊敗了秦國的將領蒙驁,也就是蒙恬爺爺。
秦國在沒有辦法擊敗信陵君的時候,就只能夠關閉函谷關,並且使用反間計,信陵君被魏王猜疑,寫下了自己的兵權,但是即便如此,秦國仍然不敢進攻魏國。
僅僅十年之後,信陵君病逝,秦國宰相呂不韋派出部將蒙驁,並向東打下了20多座城市,在這個地方設立了一個俊,叫做東郡。東郡設立以後,徹底割斷了山東六國聯合一起進攻函谷關的套路,秦國由此開始手拿把攥。
所以說到底,關於魏安釐王這位仁兄有什麼事嗎?他沒有幫倒忙就已經算不錯了。
回覆列表
戰國中魏國在前期是第一強國,後期戰略出現重大失誤(根本上是其國家體制不能快速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加上統治者一代不如一代),其位置位於四站之地,趙秦齊楚相繼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