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豬蹄的美食光

    平邑是臨沂市九縣之一,平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商代有顓臾國,西漢置平邑侯國,是中國古代“四大聖賢”之一宗聖曾子、仲子和軍事家羊祜、羊欣,近代愛國將領和民族英雄左寶貴的故里,還是沂蒙革命老區和沂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滕州菜煎餅和平邑塌煎餅有什麼區別呢,我覺得還是根據個人口味而定,兩者不存在誰更好吃,誰差點的問題。本身兩個地方距離並不是很遠,很多食物,鄉土風情還是挺像的,那麼二者具體有什麼區別,結合下面幾點給大家說說(僅個人體會)。

    1⃣不論是菜煎餅還是塌煎餅,原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煎餅。煎餅具體又分為原味煎餅,雜糧煎餅等,本質一樣,只是口感和口味會有些不同。從這點來說他兩者沒啥區別。

    2⃣菜煎餅主要是將自己喜歡的各類菜品平鋪於煎餅上,然後上面再加蓋一張煎餅,並在鏊子上小火煎至兩面金黃(一般是不放油的),發脆。所以菜煎餅成色金黃色同時有一點黑色。

    3⃣塌煎餅是將各種菜品先在鐵板或鏊子上炒制斷生,然後將菜包裹在煎餅裡,再在鐵板或鏊子放少許油將煎餅煎至兩面金黃。塌煎餅成色金黃。

    4⃣不論菜煎餅和塌煎餅口感都是發脆的。前者脆,是因為鏊子將煎餅裡面的水分烘乾了。後者是因為由於油煎而發脆。

    5⃣兩者煎餅從外形來看,菜煎餅是不規整的,有些炸裂。塌煎餅外形規整,一般呈長方形。

    ⬇以下配圖分別是菜煎餅和塌煎餅(僅供大家參考)

  • 2 # 租房姑娘

    滕州菜煎餅:

    做法:是將提前做好的煎餅放在一個小鏊子上,然後取一個容器,放入自己喜歡的青菜,用各種調料拌好,倒在煎餅上,然後在上面在蓋上一張煎餅,三四次面烙至,直到青菜熟透。(滕州菜煎餅裡面加的都是青菜)

    口感:滕州菜煎餅吃起來口感酥脆,菜香濃郁,清香爽口。

    平邑煎餅:

    我老家在平邑,你說的平邑塌煎餅,我不理解什麼意思,不過看你個滕州菜煎餅做比較,應該說的是平邑的鐵板燒。

    做法:將選好的各種菜品直接放在鐵板上,翻炒,一邊翻炒一邊加調料,炒熟後,取一張煎餅鋪平,把炒好的菜盛在煎餅上,捲起來,就做好了。(這種煎餅可以加入烤腸、雞柳之類的肉製品)

    口感:平邑鐵板燒口感是軟的,調料味相對重一些,比較香。

    不知道是吃夠平邑鐵板燒的緣故,還是個人口味,個人更喜歡吃滕州菜煎餅。

  • 3 # 長俠

    我是80後,一個土生土長得滕州人,菜煎餅陪伴著我得成長,我感覺菜煎餅是和滕州手擀麵和滕州辣子雞齊名得滕州3大小吃!以前滕州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用三輪車擺攤賣菜煎餅的,幾個煤球鏊子和幾個小馬紮,就成了大姨大姐們的謀生工具。現在擺攤的少了,菜煎餅也都高大上起來,都開店經營了。也從最開始的純白麵的變成了雜糧的,五穀的更營養健康了,菜品也更豐富了,還有加肉的了,我記得我上初中時菜煎餅賣1塊錢一卷(當時還捨不得買一卷都買5毛錢的吃的那叫一個香)高中時1.2元,到高中畢業時的2元,到現在的5元6元。但仍是我們滕州人最愛的小吃,經濟實惠,酥脆可口,一口下去特別得滿足。

    現在我來說說塌煎餅和我們滕州菜煎餅的區別吧,其實臨沂和滕州離的不遠,這兩個都是當地最親民的小吃,其實都大同小異,都是用鏊子烙的煎餅在加上各種時令蔬菜,雞蛋,烤腸,在加上五香粉孜然粉調味,煎至金黃酥脆。要說不同我認為有3點

    1~鏊子的不同,平邑的是中間凹,四周凸,這個變於它炒菜,滕州的鏊子是中間鼓四周低。這個也是和滕州菜煎餅不同得點,塌煎餅是先把菜炒至7、8成熟在放在煎餅上塌熟,菜煎餅是直接把菜放在煎餅上小火塌熟至金黃。

    2~疊法不同,塌煎餅是把煎餅放平在鏊子上,把菜放中間攤勻,四邊往裡折,不漏菜,在對摺,然後在煎。滕州菜煎餅是把兩張餅鋪平在鏊子上,放上菜,上面在放一張餅,小火煎至酥脆最後再兩面往裡折一點,防止漏菜的,在對摺一下,就開吃了。

    上圖上大家直觀看一下,前兩張是鏊的不同,後兩張是塌好的成品。大家看看哪個更好吃那,我認為當然是我們滕州菜煎餅了,更酥脆,不說了,去饞菜煎餅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穿的防曬服真的有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