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莊子》又稱《南華經》,其主要寫作特點是“寓言、重言、卮言”,一是透過寓言來闡述其觀點,二是重點思想反覆表述,三是表達觀點圓緩,不生硬、不強制,如同裝滿水的軟形皮袋,隨同皮袋呈現不同的形態。

  • 2 # 文品古今

    首先我認為《莊子》中引用儒家人物,並非出於惡意,並不是為了抬高自己而貶低儒家。《莊子》中記載的幾個儒家人物的行為、物件具有很高的真實性和可信度。畢竟當時儒道兩家其實並無明顯的學術爭論,莊子倒不致於靠假。

    《莊子》中提到的儒家人物有孔子、顏回、子思、曾子等人。其實與引用的其他人物寓言還有多大差別,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即“寓言十九, 藉外論之”而已,要論的是什麼呢,即道家思想之“道”,說得明白一點,就是列舉引用這些人物的故事或者話語來說明《莊子》中的“修道”主題。其中不僅不存在文人相傾的問題,反倒體現了孔子等人的一些正面形象。

    比如提到最多的是孔子幾次三番向老子討教的寓言故事,正反映出孔子的好學精神,以及孔子思想的博大,即是儒家祖師,但也學習著道的精神,這正是說明孔子向請教的事來說明孔子亦修道。正反應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一種交融。

    先秦時期,道家思想影響極廣,連孔子都在學習道家的一些思想,孔子的弟子也這樣做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莊子·人間世》有孔子以“心齋”教導顏回的記載, 《大宗師》中顏回則以“坐忘”啟發孔子, 這一互相教益的過程反映出孔子與顏回之間亦師亦友的關係,也道出顏回坐忘的快樂,雖居陃巷,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體現的不僅僅是儒家思想,更有道家樂天知命的精神。

    這在後世也能看出來,後世文學中,儒道兩家幾為兩大支柱,儒道互補,以儒為進取,以道為自慰,由是形成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 3 # 子歸明

    流俗地解讀認為,莊子在文章中大量使用儒家人物創作故事,是為了諷刺貶損儒家。其實並非如此,莊子這樣寫,主要是為了說明,當時社會從天人合一,走向天人兩分的過程。

    莊子文中的儒家人物,並不是為了襯托道家思想而拿出來批判或反面描述,比如帝堯,孔子等。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共同點,是都講“天人合一”。但是,道儒兩家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道家強調,要天人不相離,要人們迴歸天真,社會要回歸天倫自然系統,而不能開天立人。

    儒家則呼籲,既然人們已經不能迴歸天真,那麼人就效法天地,建立一套人倫綱常系統。

    儒家講仁慈,道家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儒家講“仁義禮智信”,道家說“絕智棄聖,絕仁棄義”。表面上看來,道儒兩家的思想是針鋒相對,水火不容,幾乎是不能好好聊天了。

    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因為道家和儒家,都尊奉天道,都強調愛民,以民為本。在遠古時期,道儒兩家同源一體,兩家思想是從夏商周三代逐漸分離的,並在周朝末年達到了幾乎對抗的程度。

    後世道儒兩家分離,並不是思想的分離,而體現的是天人相離。天人相離是原因,道儒兩家分離是結果和具體表現。

    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家並不是否定儒家的“禮義仁愛”本身,而是說,不迴歸天真,刻意強調仁義,社會只會越來越亂。

    從思想脈絡來看,儒家更像是在天下失道後形成的一種道家思想的延續。也就是說,道家要回歸天真,儒家就說,回不去了,於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開天立人,效法天地,以君王為天,以人治人,而不是以天治人。

    結果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最後儒家也收拾不了這個爛攤子,只能法家登場,以法度和強權統一天下。從這一點看,莊子和老子一樣,都是預言家。

    所以,像莊子這樣的聖賢,怎麼會像某些酸腐文人一樣,寫文章就是為了諷刺別人呢?莊子引用儒家人物創作故事,只是出於對天下百姓的慈愛,而不得不把道儒兩家思想放在一起來說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桔子樹上桔子長鏽斑是什麼原因,怎樣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