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權仔生活記

    “怎麼種穀子?”也就是說怎麼種水稻?在這裡我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農村種植水稻的傳統方法吧!總共有三個步驟。

    1、先把從集市上買來的種子放進秧棚進裡行第一次培育。方法:在棚能放一個鍋,注滿水然後在下面燒火加熱,利用水蒸氣給秧苗加溫,並且在裡面放溫度計,溫度保持在35℃左右。培育秧苗長到5cm左右就可以進行“移植”,在犁好的田裡放水高2cm左右,然後利用人工一顆一顆地點種(第一次插秧(點秧))。一般只在一塊田裡種就夠用了。

    2、等到秧苗長到30cm左右時(兩個月左右),就可以連根拔起,然後按兩三根併為一顆,前後左右間隔為20cm左右再次種植(插秧),並且保持田裡有水。然後就可以在田裡放鯉魚,放草魚的話它會吃掉秧苗。

    3、到八九月初時就已經結果成熟,這時就可以放水抓鯉魚吃(這個時候的鯉魚是最好吃的)。等到十月份田裡的泥剛好乾枯堅硬,也就是豐收的季節。剛收來的穀子不能立馬拿碾碎,要拿曬太陽幹後才能碾碎食用。

    有些人會問,在第一步為什麼不直接散種子?因為這樣成活率很低!

  • 2 # 農人李大娃

    1.育苗。一般是水田裡,但不能太多水,表面刮平,撒穀子,蓋薄膜,等待發芽。

    2.移栽。差不多高的就可以移栽秧苗了。

  • 3 # 鮮文成

    我貴州的以我當地為例:

    一、育苗。找一塊水源相對較好的良田,翻田打耙施肥整理出來,然後均句播下谷種。

    二、移栽。把所有要插秧的田翻好打耙施肥,管理好水源使田裡水源充足不幹。割除盡良田周圍雜草和摭擋Sunny的植被,在分行插秧。直到打穀一星期前保持住田裡水量充足,且做好施肥除草除蟲管理。

    三、採收晾曬入倉。秋季收谷時儘量選連續晴天時收割,然後回家晾曬幾天,除去空殼谷收倉做好防潮措施即可!

  • 4 # 三農孺子牛

    穀子在中國種植歷史悠久,也是北方三大主糧之一。在過去農村流傳一句老話,"莊稼佬兒多種谷‘’。那時農民吃飯,賣錢全指望穀子。近幾年來,人們生活質量日益提高,追求吃的好,有營養,綠色環保,無汙染,穀子碾出來的小米正符合了人們這種追求,所以穀子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怎樣種好穀子,也是谷農所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就自己種植穀子的一些經驗與做法,寫於此與大家分享和探討。

    穀子種植前要選擇好土地,種植穀子最好的土地是黑土,紅土地。其次是雜土,白土較差。具備這些土質的地理位置最好是二梁地,嶺梁地。溝平地較差。種植穀子要求必須是三年沒有種過穀子的土地,前茬最好是豆類,薯類,玉米等作物。品種的選擇是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比如晉谷21號,40號、長生07等。種植前對穀子易發病比如白髮病,谷繡病等必須藥劑伴種。地裡有地下害蟲必須用辛硫磷毒土防治。種植穀子的地塊要求達到無根茬,無坷垃,上實下虛土壤墒情適宜播種。肥料最好是農家肥羊糞。沒有就用複合肥40至50公斤。追肥一般不施。因為施了追肥小米的品質就要受到影響,口感明顯不好,如果追求產量就要適當施點。以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就可以按種植穀子的時間要求播種了。播種時間有專家提出適當早播,但是按農民們的種植經驗是寧遲勿早,有句農諺說的好,"遲谷早小豆‘’。意思是穀子種的遲點顆粒飽滿,沒有秕穀,產量高。碾出的小米出米率高。我們這裡是‘’小滿"前後,5月中旬為合時種穀時間。

    種穀一般都是用三條腿種穀樓種每畝大約用籽量0.8兩至1斤。我本人種谷時總要用尿素和穀子摻和起來種,比例是1:1。用尿素的目的是一來減少下籽量,免除人工間苗,使下籽量更均勻。二來尿素能做種肥穀子出苗更健壯。三來尿素有刺激性,能趨避地下害蟲,能保穀子全苗。近幾年來農業部門打力推廣補膜寬壟技術種穀子,也是不錯的選擇。要求機耕手必須技術過硬,勻速前進,左右平衡,否則不易捉苗。

    穀子生長期主要蟲害是穀子鑽心蟲,6至7月危害嚴重,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噴灑。收穫要等穀子完全成熟以後才能收割,老農常說,傷鐮麥子靠鐮谷,意思就是麥子能早割,早割皮兒薄,出面率高,穀子遲點割,穀子就能飽滿,出米率就高。農民和老天爺打交道,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都得配合好,才能取得優質豐產的好穀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冠1/4抽籤結束,這是在保送皇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