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傾途說
-
2 # 專搶ni棒棒糖
我不建議老人來幫帶孩子,為什麼嗎?理由有三個。能夠處理好前兩點老人來帶孩子就沒矛盾,看完三點根治婆媳矛盾!
一、家和萬事興。
能叫老人來看孩子,證明目前為止婆媳關係還不錯,那麼為了維持目前的和平請不要叫老人來帶孩子。
不是我們容不下老人,而是時代的代溝很難跨越。帶孩子的方法理念都不一樣,就容易產生矛盾,就算遇到比較開通的婆婆能夠接受現在的科學帶孩子,那麼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也很難磨合的。
就拿吃來說吧!老人的消化能力逐漸下降,晚上基本都是以流食為主,而且食很少。年輕人正好相反,出去工作一天晚上回來好不容易吃頓安穩飯都想吃好,吃完出去跑步過一下兩人世界。
作息時間正相反,老人家早睡早起,9點甚至8點多就休息了。年輕人呢那個時候夜生活剛剛開始呢!
這麼多的不同時間長了能沒意見嗎?能不起矛盾嗎?抹殺了以前的好感不說,老公還會受夾板氣!
二、中間人的痛苦。
中間人的痛苦,家裡的中間人一般都是做丈夫的,父母在就算是老婆做得過分了也不敢吭聲,怕吵架了讓老人擔心!
媽媽帶寶寶跟辛苦,做兒子的看著心疼,不免多少有點愧疚,那麼媽媽和老婆有矛盾,向著媽媽說兩句話是自然的,但是這樣會更加激化矛盾。
叫孩子自己帶孩子吧,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也許透過自己帶孩子,小夫妻都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了,以後還能更孝順呢!
三、生了孩子教育培養是責任,監護人是爸爸媽媽,不是爺爺奶奶!
不是我崇洋媚外,外國的老人基本沒有給看孫子、孫女的,只有中國的父母,左手領孫子,右手拎菜籃子,每天比年輕人還辛苦呢!父母年歲大了,老一輩得生活條件沒有現在年輕人這麼好,從年輕就受苦,甚至捱餓,好不容易熬到了夕陽紅,我們做小輩得就辛苦點自己多付出點,叫老人也好好享受一下晚年生活。
-
3 # 國鑑情感坊
婆媳關係本來就是一個世界難題,別說過來給你帶孩子,就是平時在一起久了,因為生活習慣不同,也或多或少地會出現一些矛盾,只不過是矛盾大小而已。
我記得有一次坐飛機,看到一本雜誌上,寫到有一位猶太人老太太,她去兒子所在的城市住了三個月,而她沒在兒子家住一個晚上,是住的賓館。她開玩笑的說:“婆婆和兒媳婦,同在一個屋簷下,超過一頓晚飯的時間,都是不科學的”。也許誇張了點兒,但也說明婆媳最好不要住在一起太久。
現實生活中,有沒有兒媳婦和婆婆相處得很好的?應該會有的。那得是一個懂事的媳婦,遇到一個明理的婆婆。她們即便是有一些矛盾,但因為都是明白人,就不會把不滿的情緒表現出來。也許會有一些情緒,但不會情緒化。
當年我兒子,是在我妻子的老家那邊醫院出生的,那時候在省城醫院生孩子太貴了。孩子滿月以後,才回到省城。然後我母親就從老家過來,幫我們帶孩子,一直幫忙帶到孩子上初中。那些年是租房子住,她和我母親相處的還算可以,沒有什麼不愉快,這讓我感覺非常欣慰。
大部分婆媳相處,是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的,所以您的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本人建議,還是不要讓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太久,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老公能掙錢,還是自己帶,老人幫你把孩子帶到滿月就可以了。這樣,既可以減輕老人的負擔,他們還有自己的老年生活,本該是我們自己該承受的經歷,轉嫁給老人,這樣不好。而且自己帶,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畢竟隔代人帶孩子還是會溺愛多一點,況且一些生活習慣和觀念想法,也不一樣。
所以,即使婆媳關係很好,也不要讓老人帶孩子太久,別讓婆媳關係到最後搞得很僵,不利於家庭的和諧。
回覆列表
首先,每個人的家庭狀況也是不一樣的,因為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起因都是因為經濟上的問題所導致的。如果經濟比較富裕的話,發生矛盾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其次,每個人的脾氣也都是有所差異的,這也是導致婆媳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脾氣相差很大的話,也很容易導致婆媳矛盾的產生。
現在大家對於婆媳矛盾產生的原因都有所瞭解了,希望大家在這裡都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