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方法:
1)、平模:
面板:鋼板(A3)厚度δ=8mm。
豎肋:最大間距40cm,採用8#普槽,每塊平模共8根,側焊於面板上。
橫肋:最大間距75cm,採用8#普槽,每塊平模三道,呈倒扣“[”型焊於面板上,與豎肋相交處斷開。
背楞:最大間距80cm,採用16#普槽,每塊平模橫向雙拼布設四道,焊於豎肋普槽8#上。其拉桿材料為精扎螺紋25#鋼。
2)、兩側弧模:
面板:鋼板(A3)厚度δ=8mm;
環帶:最大間距75cm,採用8#普槽,每側弧模設三道,呈背扣“]”型焊於面板上。
豎肋:最大間距40cm,採用8#普槽,每側弧模共12根,呈倒扣“[”型焊於面板上,與環帶相交處斷開。
兩側弧模與平模之間採用M20螺栓連線。孔距20cm,單面15個,每側30個。
3、標準:
撓度標準:
根據(GB50214)《組合鋼模板技術規定》:模板結構允許撓度按下列要求執行。
鋼模板面板:允許撓度[ω]=1.5mm。
鋼楞:允許撓度L/500。
柱箍(本模板相當於背楞):B/500(B為柱寬,本模板取拉桿最小間距1m)
強度標準:
鋼抗彎強度設計值:[σ]=210(N/mm2),抗剪強度設計值[τ]=85(N/mm2),彈性模量E=2.1x1011pa;
25#精扎螺紋鋼: 抗拉力為560KN
螺栓:抗拉力為110KN ,(有效直徑16.75 mm,經計算得抗拉力46KN)
二、荷載計算
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於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取其中的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T=20,按公式200/(T+15)進行估算,得5.714h;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
V -- 混凝土的澆築速度,取2.5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築混凝土頂面的總厚度,取10m;
β1-- 外加劑影響修正係數,取1.2;(不摻外加劑時取1;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係數,取1.15。(當坍落度小於30mm,取0.85;50-90mm時,取1.0;110-150mm時,取1.15)
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築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65.83kN/m2、240kN/m2,取較小值65.83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
計算中採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為F1=65.83kN/m2 。
傾倒混凝土時(採用輸送泵)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按F2= 2kN/m2。
對於大體積結構墩,其振搗混凝土時對側模產生的荷載不計算。
計算方法:
1)、平模:
面板:鋼板(A3)厚度δ=8mm。
豎肋:最大間距40cm,採用8#普槽,每塊平模共8根,側焊於面板上。
橫肋:最大間距75cm,採用8#普槽,每塊平模三道,呈倒扣“[”型焊於面板上,與豎肋相交處斷開。
背楞:最大間距80cm,採用16#普槽,每塊平模橫向雙拼布設四道,焊於豎肋普槽8#上。其拉桿材料為精扎螺紋25#鋼。
2)、兩側弧模:
面板:鋼板(A3)厚度δ=8mm;
環帶:最大間距75cm,採用8#普槽,每側弧模設三道,呈背扣“]”型焊於面板上。
豎肋:最大間距40cm,採用8#普槽,每側弧模共12根,呈倒扣“[”型焊於面板上,與環帶相交處斷開。
兩側弧模與平模之間採用M20螺栓連線。孔距20cm,單面15個,每側30個。
3、標準:
撓度標準:
根據(GB50214)《組合鋼模板技術規定》:模板結構允許撓度按下列要求執行。
鋼模板面板:允許撓度[ω]=1.5mm。
鋼楞:允許撓度L/500。
柱箍(本模板相當於背楞):B/500(B為柱寬,本模板取拉桿最小間距1m)
強度標準:
鋼抗彎強度設計值:[σ]=210(N/mm2),抗剪強度設計值[τ]=85(N/mm2),彈性模量E=2.1x1011pa;
25#精扎螺紋鋼: 抗拉力為560KN
螺栓:抗拉力為110KN ,(有效直徑16.75 mm,經計算得抗拉力46KN)
二、荷載計算
按《施工手冊》,新澆混凝土作用於模板的最大側壓力,按下列公式計算,並取其中的較小值:
其中 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T=20,按公式200/(T+15)進行估算,得5.714h;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
V -- 混凝土的澆築速度,取2.5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築混凝土頂面的總厚度,取10m;
β1-- 外加劑影響修正係數,取1.2;(不摻外加劑時取1;摻具有緩凝作用的外加劑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係數,取1.15。(當坍落度小於30mm,取0.85;50-90mm時,取1.0;110-150mm時,取1.15)
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築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為 65.83kN/m2、240kN/m2,取較小值65.83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
計算中採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為F1=65.83kN/m2 。
傾倒混凝土時(採用輸送泵)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按F2= 2kN/m2。
對於大體積結構墩,其振搗混凝土時對側模產生的荷載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