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靈精怪的熊

    從範笑歌在講座中與零散言論中可以看到一些區別,周易中的“象”更加形而上一些,範笑歌《擬象論》中的“象”本質上也出自周易的象,但更加務實。

    範笑歌將“象”的觀念衍生成可視,可識,可辨的東西,並用於視覺美學的範疇。

  • 2 # 七月流火140400643

    謝朋友之邀。

    對於範笑歌的《擬象論》,我也不是很瞭解。於是,網上查了一下。《擬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上提出的現代條件下的書法理論。它大概可以算做是中國書法理論在現代的發展。隨著這些年國學的強力復興,書法藝術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各種新的觀念和理論也層出不窮。它是否能夠經得住考驗,成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書法理論,還要等待時間的考驗。書法理論是指導書法實踐的,如果理論經受住時間的檢驗為社會所普遍接受,範笑歌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才能立得住。

    為什麼會有《擬象論》的提出,也是從書法藝術與其它藝術的區別中首發其端的。範笑歌是這樣說的:“其它藝術往往可以外界的大千世界任意描摹,但書法的表現方法往往以自我為主。書法的表達是來自書寫者的自我習慣和自我性格。就算有的書法被賦予各種形象的形容,那也是一種被動的形容。”

    範笑歌曾舉例說明這一情況,他以王羲之和張旭的書法為例說,人們對王羲之的書法也有一些形容和比喻。但這些比喻是後人給的。不是王羲之當初的想法。張旭的書法與公孫大娘舞劍有某些相似點,但那也只是有外界的有限啟發而已。他們並不能對人間的萬事萬物進行具體深入的解讀。因此,書法的創作面比較狹小,基本是一人一面,無法與文學、繪畫和導演藝術相比較。

    擬象論就是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的改革與演繹,《擬象論》是一種主動描摹外界事物的書法觀念。就是運用書法藝術的表現力對世間永珍進行主動的描摹與解讀。範笑歌舉了許多例子說明這種所謂“擬象”。比如,用書法去表現小蟲的卑微;用書法去表現蒼鷹的高傲;或者描摹火箭的起飛;或者描繪計算機的縝密。簡而言之,就是用書法表現世間萬事萬物的多樣性。

    《擬象論》的提出對現代書法創作有什麼好處呢,範笑歌說,《擬象論》拓展了書寫者的想象和創作空間。會使書寫者的想象有的放矢。能使人更加註重事物的本質,使書法藝術能夠主動與外界事物相結合。

    理論大概都是很玄妙的。我個人對以上內容的理解是。書法發展到現代,它在社會中的作用與傳統上是不一致的。傳統的書法,實際上是書寫文字,以傳情達意。傳世的書法作品,大都是書信等等,具有實用性質的。現在的書法,更多的體現裝飾性與形式之美。擬象論中的象,就是表象,也就是事物的形式之美。傳統的書法,無論個人風格怎樣的,他是一種文字之美,一種符號之美。擬象論中的觀點,大概是講現在書法的發展在外在的形式是與世間的萬物相聯絡。按這一理念的發展,書法在以後會向繪畫靠近。使得書法和繪畫之間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

    因此,我的結論是,《擬象論》中的象,是一種表象,外在形象。是現代書法家所追求的一種書法創作中形象上的創新。

    《周易》中的“象”,情況就相對複雜一些。“象”這個概念,在《周易》中有多種意思。《繫辭傳》中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府著觀法於地”中,有“象”。這裡的象,是現象。與《擬象論》中的象,大概相同。《易經》六十四卦中,各有大象和小象,這裡的象,也是現象之意,但已在表象的基礎之上有所引申了,轉到人生和社會規律上去了。也就是說,觀象之意,在於明道。這裡的“象”,是象與道的結合。比如乾卦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中“天行健”說的是現象,天上的日月星辰執行,永不停息。“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因象所觀之道。做人,做君子,也應該象天道執行,自強不息。

    《易經》中還有一個“象”,這就是“四象”的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個“象”,就不是現象而是屬於“道”的層面了。四象是太陰、少陽、少陰、太陽。他們都是抽象的概念,屬於看不見,摸不著的“道”了。

    以上大概就是它們的區別。補充一點,擬象論的象雖然偏重於表象的形式,但在書法創作中,不可能把字完全寫成畫。因此,所擬之象,不是完全的象,也有道的成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餐怎麼像肯德基後廚一樣少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