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隨波逐流

    扛鋤頭,除墳草,擔貢品,拜祖先,,踏清祭祖,哀思逝者。就是這樣的習俗啦。正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

  • 2 # 王銀令

    清明節有什麼習俗,這個問題我試試。我們是北方人,但是十里不同俗,一個地方一個風俗。可是清明祭祖這可是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習俗。

    在清明時節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時節,在這個鮮花盛開大好時節,兒女們繼承了先賢的美德,不忘先祖,是做人的基本底線。

    在清明這個時候我們這裡一般有三個習俗,一上墳祭祖,二立碑敬祖,三無奈遷墳。

    首先說上墳祭祖,一般新墳不過社,就是春社,在立春後每五個戊日。不過三年滿的新墳都要在春社前上墳添土祭祖。老墳的話就在清明天上墳陪土祭祖。顧名思義,墳頭越大後輩越富。所以墳頭要添土。

    立碑,我們這裡一般講究三年滿後輩給先輩立碑。有的是忌日立碑,有的是清明立碑。這立碑也有講究,碑文咱就不多說了,就說立碑,先請先生定好方向再立碑,一般是碑身向前傾斜五度,或立正也行,千萬不敢碑身後倒,為不吉,對後輩不利,為大凶。

    最後是無奈遷墳,有三分奈何也千萬不敢遷墳,為不利。因為先祖的骨血己溶到原墳裡了。如果無奈遷墳千萬要到棺材底下鏟三鍁土,那是先祖的血肉之土,這就叫有血有骨,全人遷走。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生活。

  • 3 # 果田守望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學剛剛學會這首唐詩的時候,正是孩童的年齡,當時老師就向我們解釋得非常形象,清明時節正是我們祭拜先人的日子,所以才有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描寫。

    我們當時對唐詩就是這樣理解的,因為我們的確在清明時節就是祭拜先人的日子,當時的老師為了生動形象的向我們描述,所以把這首唐詩裡面的“路上行人慾斷魂”,說是對先人的追憶,讓我們加深記憶。

    清明節又稱為寒食節,同時也是踏青的好日子,此時此刻正是陽春三月的時候,滿目綠草茵茵,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在我們這邊的風俗裡,清明掃墓與踏青就能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清明節的時候,一早我們就把準備好的祭拜用品裝好,然後與眾多的親人一起出發,來到先人的墳墓。

    把墳墓上的雜草清除掉,給先人的墳墓上面添上新土墳帽,再壓上紙契錢。擺上祭品點上香燭,茶杯和酒杯裡面分別斟上茶酒。

    通常,茶杯是三個,酒杯是五個,斟茶的時候不要太滿,斟酒的時候可以倒滿一些,是對先人的尊重,這些做法就仿如我們平常的時候所說“茶滿欺客,酒滿待客”一樣的道理。至於祭品,一般都是雞和豬肉等三牲,離著經濟生活點好轉,現在也逐漸開始流行用燒豬去祭奠先人了。

    然後,大家就開始對先人進行叩拜,口中念著請先人保佑,再說上自己的各種心願等詞語等,祈求透過祭拜先人來獲得祖宗的庇佑。接著,給先人墳墓前倒酒,斟茶,燒紙錢和放鞭炮等。至此,一整套祭拜先人的儀式活動就結束了。

    從一代又一代老人的口中相傳下來,每一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是我們這裡祭拜先人的日子。這個時候,既可以踏春賞春,又能夠對祖先進行祭拜追思,同時,參加祭拜的親人們又相聚在一起,把酒言歡,共敘心願,互相祝福。

    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的時候,孕育著希望。而農曆陽春三月,正是枝頭綻放,鮮花盛開的時候。祭拜先人,既是對先人的慎終追遠,又是對這一年春天開始進行佈局謀劃的時候。

    現在,清明節成了華人的法定假日,每年都會放假調休,但是無論如何,不變的是我們依然會在清明節這一天進行祭拜先人的活動,接下來的放假日子才是我們遊玩的時候,一年接一年,年年如此。

    今年的清明節假期又恰逢農曆三月三,在我們廣西的少數民族地區,則又是非常隆重的節日。這天的少數民族同胞們,對山歌,拋繡球,走親戚,做五色糯米飯等,熱鬧非凡,同時年輕的未婚男女則趁機尋覓自己的另一半,以共度人生。

    總之,廣西的清明時節除了與全國其他地方共有的踏青賞春,祭拜祖先外,還經常因為與三月三民歌節重疊,因而多了許多少數民族特有的味道,令人回味。

  • 4 # 醉臥陽關外聊文化

    黃土高原上的人,清明節上墳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搶獻飯。特別是孩子們為了能吃到可口的炒雞蛋、粉炒肉、新韭菜炒雞蛋,對清明節上墳望眼欲穿。

    清明節這天,長輩相約家族匯聚上墳的時辰,族內各家各戶的主婦們張羅烹煮獻食,品種以春季時令鮮疏和肉類為主。男人們則準備冥幣茶果等祭品,孩子們用木刻的冥幣雕版,拓印冥幣。青少年則準備背篼擔子鐵鍬。時間一到,便端上獻食祭品,趕赴家族墳地掃墓。

    掃墓是有講究的。長輩們先是在墳塋之外選擇“太歲”不佔的地方取土,青年人用肩挑背背,將乾淨的新土培在每個墳頭上,封堵鼠兔洞,清理墳塋周圍的水路,然後在新土覆蓋的墳頭上壓上表紙。最後焚香燃表,跪拜先祖。上墳拜墓儀式之後,在祖宗墳塋中,匯聚各家各戶五花八門的獻食供品,晚輩圍坐在長輩周圍,在野餐中,聽長輩追述祖先的事蹟趣聞、家族的優良傳統,進行宗族教育。

    獻飯開吃,不論男女老幼,不約而同爭搶自己早已看中的獻飯。孩子們搶新韭菜炒蛋,年長的搶大塊的臘肉,性格慢的人則熟視無睹地吃別人不搶的土豆絲之類。一時間,他剛搶到一碗炒蛋躲在一邊準備下嘴,突然身後過來一隻手,抓走大半碗炒蛋,立即塞進嘴裡……爭搶中獻食空中翻飛,墳塋裡灑滿飯菜。這獻飯就是用來搶的,搶的越厲害,參搶的人越多,說明家族人丁興旺,先祖在天之靈越高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期胃癌患者,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