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郭嘉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剛好郭嘉逝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侍從劉備出山。因為郭嘉的才調,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觀念。我個人認為郭嘉的確是一個很有才的人,但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兩擅長的範疇有不同。2、郭嘉關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作業達到了巔峰時期,成長活絡。其官渡之戰身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他的才調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假定他還活著的話,曹操不一定能共同全國,但應該至少能少了許多彎路,曹操對郭嘉的信賴甚至大於夏候兄弟。3、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的確比不上郭嘉,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比不上郭嘉。但是其交際和治國方面的才調的確很厲害。易中天教師也說過在三國中只需諸葛亮的胸襟才是實在的胸襟,比方司馬徽的點評說,鳳雛臥龍只需得其一就可以得全國,可以看出諸葛亮並特別品,他的才調已世人皆知。

17

曹操

回覆列表
  • 1 # 曉龍剪輯

    眾所周知,曹操之所以能統一北方,就是因為手下聚集了一幫文臣武將。而在曹操的眾多謀士中,郭嘉無疑是地位最高的。不論是在官渡之戰中,還是在和呂布的戰鬥中,郭嘉都為曹操獻出了許多計策。可以說,曹操能夠統一北方,郭嘉有很大的功勞。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也正因如此,歷史才會顯得更加有趣,你說對嗎?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點關注喲!

  • 2 # 啊u歷史課代表

    三國時期是一個亂世,各路豪傑為了地盤南征北戰,都想得到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正是這樣的亂世才造就了無數的英雄豪傑,也出了許多像諸葛亮一樣的謀士。

    三國時期,民間一直流傳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此話不假,諸葛亮的確是在郭嘉去世後才被人知曉的,郭嘉在三國時期是曹操手下的一位謀士,人們稱他是鬼才,他的能力不在臥龍居士諸葛亮之下。

    郭嘉在曹營的地位很高,官至軍師祭酒,被封為洧陽亭侯,曹操稱他為自己的“奇佐”,在曹操的賬下更是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郭嘉確實才智過人,這讓曹操如獲至寶。

    郭嘉的強項在於對形勢的判斷,可以說是非常準確。

    在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失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擔心自己不是袁紹的對手,但郭嘉卻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理論,他一連舉出十條理論證明“公有十勝,紹有十敗”。

    郭嘉的分析非常具有說服力,不但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是為曹操制定了近期和長遠的作戰計劃,這樣的理論也奠定了郭嘉在曹操軍師團的核心地位。

    郭嘉在曹操陣營中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對陣袁紹。

    不但讓曹操放心的平定了出走的劉備,還斷定孫策會早死,並認為袁紹會被曹操打敗。

    果不其然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大敗袁紹,從而致使大敗而歸的袁紹病死。

    就在這時所有人都勸曹操趁勝追擊,但是郭嘉卻勸曹操退兵,從而利用袁氏兄弟之間的矛盾,各個擊破,正是因為郭嘉的妙計,才使得平定袁氏兄弟之役打的非常輕鬆。

    郭嘉其實是曹操眾多謀士中,最瞭解曹操的一個,兩個人關係親密,宛如朋友一般。

    郭嘉可以說英年早逝,以至於在赤壁之戰時,曹操大敗,留下一句:“若郭奉孝在此,決不會使吾有此大敗!”

    這句話是曹操對於郭嘉最大的肯定。

    羅貫中說: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雖然天數三分定,妙算神機亦可圖。若是當時存奉孝,難容西蜀與東吳。經天緯地實可誇,少年才學冠中華。曹公深識真樑棟,兵敗猶然想郭嘉。

    在冷兵器的時代,一將難求,而謀臣更是能敵千軍萬馬,郭嘉被譽為“鬼才”,這稱呼也應證了他的實力,不能保證他的不死會使得曹操統一全國,但是曹操不至於在赤壁大敗,甚至說可能會給吳蜀的建立,製造更大的麻煩。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這也僅僅是人們的猜測。

  • 3 # 穿越再現彼岸

    某公司戰略規劃部門高階主管,整日吹噓自己的如何如何為公司規劃了遠大的將來,結果很快被公司高層拿下,在一邊歇著了。為何?戰略規劃者只不過是公司發展的參謀,提供各種發展計劃,公司高層最終做出決策,一味吹噓參謀的功勞,那個公司的領導願意看到吶!

    其實郭嘉不死曹操是否會統一全國這樣的命題明顯是一個“坑”,誰跳進去誰的邏輯思維就亂了,是出發點的錯誤。(郭嘉形象圖,他還是在“魏”的大旗下展開政治生涯的,曹操是他的主公)

    既然大家都明白的一件事,按照這一邏輯繼續推理下去,能不能將三國代表政治人物換成郭嘉、周瑜、諸葛亮吶?大家肯定也會直接噴死我了,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都不明白。既然大家都明白這樣一個歷史事實,那麼郭嘉的作用肯定沒有那麼大,他代表不了曹操一方。因此,郭嘉是死是活對赤壁之戰的影響力也就沒有那麼大,充其量是為曹操多減少點損失罷了。

    郭嘉不死,諸葛不出?

    一、誰是曹操的第一軍師

    《三國演義》的擁躉們津津樂道的“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這句民間傳言是有完整版本的,全部民間傳言版本應該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其實戲志才的死和郭嘉有很大關係的,再者,郭嘉早就已經出山了,他最先在袁紹手下任職,在袁紹手下沒能得到重用,也讓郭嘉看透了袁紹的將來。因此,曹操的第一謀士荀彧將郭嘉推薦給曹操,兩個人相談甚歡,於是將郭嘉任命為“軍師祭酒”,也就是首席軍師參謀的意思了。(戲志才形象圖,他不死沒郭嘉什麼事)

    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三國志》)

    要論曹操的第一謀士和在曹操內部的真正勢力來看,荀彧當應該是第一謀士,而不是郭嘉。荀彧為曹操推薦了戲志才、郭嘉、荀攸、鍾繇、陳群、杜襲等人才,要論親密關係和才能,戲志才的才能可能比郭嘉更好,只不過很快掛了而已,戲志才去世才選擇了郭嘉。

    郭嘉為曹操出謀劃策,屢建奇功,地位迅速上升,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是曹操培養的僅次於荀彧的政治人物。(曹操和荀彧劇照,第一謀士當荀彧莫屬)

    郭嘉去世在207年秋末(9月之後)到208年初這一時間段,《三國志》記載的太模糊,只能推斷在這幾個月中去世。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諸葛亮做了《隆中對》,具體時間應該在207年10月到208年春這一時間段。

    歷史就是那麼的巧合,郭嘉去世了,諸葛亮正好在這一時間段劉備請了做軍師,做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對》。這也就是一個歷史巧合而已,郭嘉和諸葛亮真扯不上什麼關係。估計劉備對郭嘉的死都毫無所知,更何況“山野村夫”諸葛亮了。(隆中對劇照,恰在此時,郭嘉死於曹操北征烏桓之時,是歷史的巧合)

    時劉備屯樊,琮不敢告備。備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官屬宋忠詣備宣旨。時曹操已在宛,備乃大驚駭.....(《資治通鑑》)

    這麼重大的事情,距離荊州這麼近的劉備居然不知道,除了劉綜在政治軍事上對劉備封鎖之外,古代交通訊息傳達不通暢也是重要的原因。預估當時劉備、諸葛亮等人都沒有料到情況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三國志》記載,劉備帶著民眾出行,拖家帶口,一天行軍只有10裡,曹操親自率軍,捨棄軍事物資,輕裝前進,很快趕上了劉備的遷徙的民眾大軍。長阪坡一戰,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只率領幾十個騎兵逃脫曹操的追擊。

    從這些記載來看,曹操內部的一些重大行動,劉備一方根本就瞭解不了多少。劉備和曹操只不過是各自經營自己的事業而已,當時曹操人強馬壯,劉備卻只有為數不多的將領和參謀。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劉備,那是諸葛亮在劉備身上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如果出仕到曹操那兒,估計也就是一個二流的軍師而已,將來的成就也不會很大。

    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這句話是有意誇大軍師參謀的能力了,如此提法讓曹操、劉備情何以堪。

  • 4 # 市井九公子

    首先呢,我想先給題主一個小小的建議!您只需要提出問題就好了,引言方面就少寫一些嘛,這答案三分之二都被您自己講出來了勿怪、勿怪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便無三國”

    郭嘉,字奉孝,河南禹州人士。曹操帳下前期的謀士,(為什麼要說前期,賣個關子細細聽我道來)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拜將封侯。可惜在曹操征討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還真是天妒英才……

    史書上稱他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虎爭天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人的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成為了曹操制勝的關鍵。

    ……

    建安十年,郭嘉建議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並四州名士,收復民心,徹底鞏固控制抵禦。曹操聽取了他的建議後,果然有奇效。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便無三國”這句話也不無道理,我們說了這麼多回歸到正題;如果郭嘉不死,曹操有沒有機會一統天下!

    我們分為兩個方面來分析,其一,當時的曹操在各諸侯中實力是最強大的一方,各個方面都優勝與劉備與東吳;再加上自己的身邊有郭嘉等人的輔佐,各個擊破以實現大一統的局面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二,如果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之戰不敗,他也不一定有機會實現大一統的局面;畢竟世事無常,赤壁之戰是劉備與東吳可以合作,保不齊他們兩家會一直持續這種“合作”的關係,等到了徹底大敗曹操再做打算也是有可能的……

  • 5 # 葉飄刀

    不確定

    郭嘉和諸葛亮是不同的,郭嘉是一個純粹的謀士,也就是說他的計策需要曹操拍板才能定奪的,並不是郭嘉自己有個主意,馬上就可以執行了的。而諸葛亮在很多時間內,實際上是自己作為領導者存在的,他的謀劃不需要誰來拍板定奪,所以類似諸葛亮、司馬懿、周瑜一類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謀士,他們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統帥,自己能拍板的人物。

    所以說郭嘉的能力,實際上是郭嘉加上曹操的總和,如果曹操不採納郭嘉的意見,郭嘉主意太好也是沒辦法的。郭嘉如果不死,曹操能統一天下嗎?這個事情真不能確定,因為郭嘉畢竟只是一個謀士,作為一個謀士,他和掌控全域性的類似諸葛亮一類的不同,很多情況,比如糧草還能用幾天,敵人有沒有援兵,事無鉅細,曹操不會全部告訴他,這都是統帥能掌控的。

    當初郭嘉還活著的時候,田豐曾經勸過袁紹不要急著和曹操決戰,陳宮也給呂布獻計對付曹操,如果袁紹聽了田豐的,呂布聽了陳宮的,說不定曹操就敗亡了,這能說明田豐、陳宮就強於郭嘉嗎?一般都不這麼認為,都是認為袁紹、呂布弱於曹操。所以作為謀士,郭嘉因為無法掌控全部資料,並無法做出全面的防範,田豐、陳宮的就是例子。

    至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個事情,看如何說了。

    喜歡郭嘉的人,可以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喜歡諸葛亮的人,換個說法:臥龍不出,郭嘉不死;

  • 6 # 王俊傑猛

    現在網路小說的興起,郭嘉被無限拔高了。不可否認郭嘉的能力,但曹魏的興起,是依靠曹操的雄才大略,而不是郭嘉,或者其他什麼人。

    郭嘉是東漢末年著名謀士,郭嘉不是三中國人。

    諸葛亮是從東漢到三國的人物。

    郭嘉,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參謀人才,而諸葛亮,更專注於內政的治理。所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根本沒有什麼道理,兩人根本不是一種人。

    而諸葛亮跟隨劉備,也只是世家分仕的大勢罷了,沒有人想的那麼高尚或者神祕。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諸葛亮和郭嘉是同一量級的人物,對劉備、曹操同樣重要。

    二人有許多共同點:

    一,他們二人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時都只有二十六七歲,郭嘉死時才36歲,袁紹集團尚未覆滅。

    二,二人都是在家讀書積累,遇到‘明主’“才會出山。

    三,二人都是“謀功為高”,雖然二人的謀略側重面不一樣,但都是輔佐型的人才,卻不是人主。

    四,二人都忠心耿耿、競競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諸葛亮累死五丈原,郭嘉遺計定遼東。

    作為參謀人才,郭嘉的特點是,神機妙算、當機立斷、出奇制勝、隨機應變、料事如神、敢出險招,敢於冒險,有臨機決斷的敏感點。

    諸葛亮作為內政人才,善於治軍【不是領軍】,善於控制朝政,但諸葛亮窮兵黷武,寬嚴皆誤,沒有積累後備人才,所以,諸葛亮死後,蜀國迅速衰敗 。

    從地位上來說,諸葛亮從二十六歲出山,到五十四歲病故,為劉備勢力幹了二十八年,其中有十一年時間是大權獨攬,是實際的蜀國領導人;而郭嘉僅僅為曹魏幹了十一年就病逝,而且郭嘉的職務不過軍師祭酒(軍事參謀而已)。

    所以,諸葛亮的影響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都用的什麼牌子的手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