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傳說,這是真事。死在朱元璋手底的畫家不少。
《畫史會要》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太祖召畫工周玄素,令畫“天下江山圖”於殿壁。對曰:“臣未嘗遍跡九州,不敢奉詔。唯陛下草建規模,臣潤色之。”帝即操筆,倏成大勢,令玄素加潤,玄素進曰:“陛下山河已定,豈可少動。”帝笑而唯之。
舉筆一不稱旨,事且不測,玄素可謂巧於避禍矣。】
翻譯:
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召來畫工周玄素,命他在宮殿的牆壁上畫一幅“天下江山圖”。
周玄素啟奏說:“臣不曾遊歷九州山漂,不敢奉詔。只好請陛下先勾勒出大概的草圖,臣再修改和潤色。”
朱元璋聽了,就拿起畫筆勾畫起來,不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草圖。於是,他命周玄素進行修飾潤色。
周玄素又奏道:“陛下江山已定,臣豈敢擅自更動?”太祖聽了,不覺微笑點頭。
周玄素若舉筆畫圖,萬一不合朱元璋的心意,或許就會因此而遭遇不測,周玄素真是善於避禍啊。
分析:文中最重要的不是周玄素的機靈與畫藝。而是“舉筆一不稱旨,事且不測”。
那麼,有哪些畫家遇到了不測呢?
朱元璋建立新政權,重建行政官僚機構,除了留用一批原來元朝官吏外,他還採用了三種途徑來選用官吏。
其中“薦舉”一項就是招攬天下人才為其效力,並下詔曰:“人君之能致治者,為其有賢人而為之輔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藝可稱者,備禮遣送至京,朕將任用之,以圖至治。”――《明太祖實錄》
那些深受元代壓制的許多文人士大夫都有一種政治“翻身”的幻覺,所以當朱元璋誠邀天下士人為洪武新政權效力時,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面對憧憬而予以拒絕。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文人、詩人、畫家,比如陳汝言、王蒙、趙原、徐賁、張羽、馬琬、王紱等,他們或從政,或為宮廷畫家。群賢皆出,畢集相慶,自以為一個新的“太平盛世”或“朱明盛世”又將來臨。但是,他們“很傻,很天真”,沒有看清朱元璋的真正面目。
“明祖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舉取天下之人而盡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之。”――趙翼《廿二史札記》
著名山水畫家陳汝言,他曾經做過張士誠女婿潘元明幕僚,洪武初年,他被薦舉為濟南府經歷,但不知何故,“坐法死”。“臨難從容染翰,畫畢就刑,張來儀紀其事。”
張羽,字來儀,與高啟、楊基、徐賁等人為詩友,時人譽為“吳中四傑”、“北郭十才子”。洪武初年,被徵至南京,但因應對不稱旨放還。但後來又再徵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令其書滁陽王廟碑。洪武十八年“坐事”貶謫嶺南,剛行至南京城外,又急被召回。張羽自知凶多吉少,死罪難免,遂投龍江而死,卒年六十三。張羽師宗“二米”,《松軒春靄圖》軸是其唯一傳世畫跡。
徐賁,字幼文。洪武七年,他被舉薦至南京,受到朱元璋喜愛,官至河南布政使。後因犒勞徵蠻大軍不力,下獄瘐死(即餓死),太慘了。
徐賁 《溪山圖》
畫中題詩:“綠樹黃鸝處處山,偶從溪上看雲還,人生未許全無事,才得登臨便是閒。”
徐賁《萬松金闕圖》
詩中所云:“山人樓閣倚雲松,喜有溪頭小徑通。莫似漁郎迷近遠,便須拂袖一相從。”
趙原,又名趙元,字善長。不擅作詩,與倪瓚、顧瑛等人交好。他被朱元璋殺死在南京。《姑蘇志》中記載:“明初召天下畫士至京師,圖歷代功臣,原以應對不稱旨,坐死。”
趙原 《晴川送客圖》
趙原 《合溪草堂圖》
關於這些畫家的史料很少,可能被銷燬了,也可能在當時那種草菅人命的統治下,根本就留不下什麼記錄。有關他們的罪行,大多僅有兩三個字:坐法死、坐事、不對旨、不稱旨,等等。
據統計,在朱氏強權統治下被處罰或被殺的畫家可以確實的,至少有十六人。拿藝術家開刀,在歷朝歷代,是僅有的。
他們是才華橫溢的學者、詩人和畫家,他們是中華文明真正的傳承者,或被強徵,或被誘逼,入朝為官而招來殺身之禍。
觀畫如讀史,不要忘記,中華繪畫史上曾經矗立著一座血色的墓誌銘。
這不是傳說,這是真事。死在朱元璋手底的畫家不少。
《畫史會要》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太祖召畫工周玄素,令畫“天下江山圖”於殿壁。對曰:“臣未嘗遍跡九州,不敢奉詔。唯陛下草建規模,臣潤色之。”帝即操筆,倏成大勢,令玄素加潤,玄素進曰:“陛下山河已定,豈可少動。”帝笑而唯之。
舉筆一不稱旨,事且不測,玄素可謂巧於避禍矣。】
翻譯:
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召來畫工周玄素,命他在宮殿的牆壁上畫一幅“天下江山圖”。
周玄素啟奏說:“臣不曾遊歷九州山漂,不敢奉詔。只好請陛下先勾勒出大概的草圖,臣再修改和潤色。”
朱元璋聽了,就拿起畫筆勾畫起來,不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草圖。於是,他命周玄素進行修飾潤色。
周玄素又奏道:“陛下江山已定,臣豈敢擅自更動?”太祖聽了,不覺微笑點頭。
周玄素若舉筆畫圖,萬一不合朱元璋的心意,或許就會因此而遭遇不測,周玄素真是善於避禍啊。
分析:文中最重要的不是周玄素的機靈與畫藝。而是“舉筆一不稱旨,事且不測”。
那麼,有哪些畫家遇到了不測呢?
朱元璋建立新政權,重建行政官僚機構,除了留用一批原來元朝官吏外,他還採用了三種途徑來選用官吏。
其中“薦舉”一項就是招攬天下人才為其效力,並下詔曰:“人君之能致治者,為其有賢人而為之輔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藝可稱者,備禮遣送至京,朕將任用之,以圖至治。”――《明太祖實錄》
那些深受元代壓制的許多文人士大夫都有一種政治“翻身”的幻覺,所以當朱元璋誠邀天下士人為洪武新政權效力時,絕大多數人都無法面對憧憬而予以拒絕。其中包括了一些著名的文人、詩人、畫家,比如陳汝言、王蒙、趙原、徐賁、張羽、馬琬、王紱等,他們或從政,或為宮廷畫家。群賢皆出,畢集相慶,自以為一個新的“太平盛世”或“朱明盛世”又將來臨。但是,他們“很傻,很天真”,沒有看清朱元璋的真正面目。
“明祖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舉取天下之人而盡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之。”――趙翼《廿二史札記》
著名山水畫家陳汝言,他曾經做過張士誠女婿潘元明幕僚,洪武初年,他被薦舉為濟南府經歷,但不知何故,“坐法死”。“臨難從容染翰,畫畢就刑,張來儀紀其事。”
張羽,字來儀,與高啟、楊基、徐賁等人為詩友,時人譽為“吳中四傑”、“北郭十才子”。洪武初年,被徵至南京,但因應對不稱旨放還。但後來又再徵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令其書滁陽王廟碑。洪武十八年“坐事”貶謫嶺南,剛行至南京城外,又急被召回。張羽自知凶多吉少,死罪難免,遂投龍江而死,卒年六十三。張羽師宗“二米”,《松軒春靄圖》軸是其唯一傳世畫跡。
徐賁,字幼文。洪武七年,他被舉薦至南京,受到朱元璋喜愛,官至河南布政使。後因犒勞徵蠻大軍不力,下獄瘐死(即餓死),太慘了。
徐賁 《溪山圖》
畫中題詩:“綠樹黃鸝處處山,偶從溪上看雲還,人生未許全無事,才得登臨便是閒。”
徐賁《萬松金闕圖》
詩中所云:“山人樓閣倚雲松,喜有溪頭小徑通。莫似漁郎迷近遠,便須拂袖一相從。”
趙原,又名趙元,字善長。不擅作詩,與倪瓚、顧瑛等人交好。他被朱元璋殺死在南京。《姑蘇志》中記載:“明初召天下畫士至京師,圖歷代功臣,原以應對不稱旨,坐死。”
趙原 《晴川送客圖》
趙原 《合溪草堂圖》
關於這些畫家的史料很少,可能被銷燬了,也可能在當時那種草菅人命的統治下,根本就留不下什麼記錄。有關他們的罪行,大多僅有兩三個字:坐法死、坐事、不對旨、不稱旨,等等。
據統計,在朱氏強權統治下被處罰或被殺的畫家可以確實的,至少有十六人。拿藝術家開刀,在歷朝歷代,是僅有的。
他們是才華橫溢的學者、詩人和畫家,他們是中華文明真正的傳承者,或被強徵,或被誘逼,入朝為官而招來殺身之禍。
觀畫如讀史,不要忘記,中華繪畫史上曾經矗立著一座血色的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