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隱
-
2 # 半可堂
行書分行概和行草,草書又分小草與大草(或稱狂草)如:孫過庭的《書譜》他是屬小草一類,而懷素的《自敘帖》則屬於狂草範籌。
草書的創作是自我性情的體現,其過程中適當加一點行草(不要加入行概)餘以為也未常不可,只是要注意作品的氣韻要貫通,行筆、翻轉要流暢不做作。俗語云:凡事佳成者貴在自然。
-
3 # 子衿書法
在一幅草書作品中,允許有行書夾雜在其中嗎?
可以的,不只是行書,楷書都可以。這在古代作品中不算什麼。但在今天,如果要去投展,最好不要去挑戰專家評委們的認知度。如果他們認為草書就是草書,不應該有其他字型混搭在作品,你就不能埋怨我沒有給你事先講清楚。
參加各級協會主辦的書法展,要按他們制定的規矩去書寫。他們說可以就可以。說不可以就不行。規矩是在組織者的手上。不是我說的古代作品中可以有,組委會就要同意。他們不同意,誰說的都不好使。這事要先給你說清楚。參加展覽的稿件,謹慎使用。
如果是自己創作的作品,不在受專家評委的權力管轄之內,混搭往往別開生面。但要記住,凡事得有一個度。偶爾一為,確實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把混搭當成了自己的書寫的常態,便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
最著名的混搭,莫過於顏真卿所書的《裴將軍詩》。楷、行、草都用上。在草書中夾雜著行書,在東晉時期的作品中就不是回事。在《淳化閣帖》中,這樣的寫法實在是太普遍。
-
4 # 王守東
中國書法一脈相承 從現在已知的最早文字甲骨文開始 有金文 秦朝的小篆 秦簡 楚簡 漢簡 到漢代的隸變 結束了中國古文字系統 然後脫胎與隸書 章草 大草 今草 魏楷 行書 一併產生 至唐楷出現 字型演變成熟直至當今
單從不同書體的區別上講 用筆 結字 章法表現形式上各有特點 大相徑庭 如果在楷書裡面夾雜個草書 在隸書裡面夾雜個唐楷 生拼爛造 胡亂組合 肯定讓人愕然 看著都會讓人看出強迫症來
如果從字型演變歷程 書法藝術的本質規律來說 其實所有的書法字型都一樣 書法是一條線的功夫 或方 或圓 或長 或短 或粗 或細 或疾 或澀 或放 結字有疏密 大小 開合 收放 等等
一個正真的書家 從孩提時開始描紅 到各種書體的學習 到兼善一至兩種字型名世 功力深厚 有自家面目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至於能夠打通真草隸篆的諸體 進入化境 名重當今 影響後世 還真不是光勤奮努力就能夠達到的
回到正題 行書和草書是相近的字型 從楷書 行楷 行書 行草 草書這幾個名稱上看 他們的分界並沒有精確到小數點後多少位的量化指標 只是大致憑經驗有個大致度的把握 草書風格 本來就需要激情 風馳電掣 驚天地泣鬼神 各種書法要素的合理運用 輕重 緩急 各種矛盾的應用 造險與破險等等 而偏重與靜態的行書甚至於其他書體 只要筆觸統一 運用合理 反而會大大增加草書的藝術魅力
就此打住 感謝閱讀
-
5 # 寧靜的想飛
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就包括行書、草書、楷書等各種書體。其中行書和草書是八大山人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他的行書作品中經常夾雜著一些草書,草書作品中也經常夾雜著一些行書。這種行、草夾雜的情況從宋代以來就開始出現,主要是在草書中夾雜與楷書有關的行書筆法,在明代草書中已經成為慣例。
-
6 # 老陳聊書法
當然可以,不過也要視情況而定。
這是書聖的書札《喪亂帖》,可以看到行草相間,並無違和感。在二王時代,曾經流行行草相間的書寫方式,雖然是一時風尚,但若今人掌握得當,仍不失為風格塑造的一種方式方法。
歷史上耒看,似乎楷行草的產生並無明確的先後順序和遞生關係,但真正練過楷行草的人是應該能夠體會到他們之間的關聯,尤其行草書之間。打個比方,行草的關係就象走步和慢跑,當然不衝突啦!
回覆列表
這是很正常的,在古代楷行草在一幅作品中同時出現是很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作品的協調性和作品書法水平的高低,才是評判的標準,在古人的作品中出現最多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其中比較著名的帖子是鐘繇的《得長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