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刁博
-
2 # 經常用了
尤拉覆信哥德巴赫,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為兩個素數的相加和,我雖然不能證明它,但我確信它是確定無疑的定理,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雖然在公元三百多年前大數學家歐幾里德在《幾何原本》中用幾何的方法證明了素數的無限性。但千百年來人類在素數的研究方面進展甚微,在素數的求取上一直沿用埃拉托色尼的相當麻煩無比的求取素數的篩法,更有甚者,歷經千辛萬苦,動用大型電子計算機,歷經數百年,用柏森素數弄出一個M51來,而大數學家高斯的素數的定理對素數量的計萛差異大在素數應用方面不可取,所以,在攻克素數定理上,幾盡數學家們的努力而毫無進展而驚呼,證我二者,得永生。有人說,如果有了素數定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並非是一件難事。近期,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有了一個徹底的大翻轉,一個數學大王與牛人用孿生素數就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在自然數一萬以內,素數的含量在一千一百多個,而孿生素數的含量卻只有三四百個,可想而知,它將使哥德巴赫猜想更上一層樓,哥德巴赫猜想被譽為數學CROWN上的名珠,而用孿生素數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將為這顆數學CROWN上的名珠倍添異彩。有人稱素數是數學宮殿的基石,而孿生素數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由此看來,這個數學宮殿的基石要形同意異,改張異轍了。
-
3 # 阿拉伯數字10001
不應簡稱為"1+1=2",而應簡稱為"1+1"或者“1=1+1"!
這個命題是這樣的:“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因此應該簡稱為"1+1"或者“1=1+1"!
-
4 # 達蔔璽樂圖達卜
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代名詞,籠統指示代詞,哥德巴赫猜想也是陳景潤的代名詞。說到其蘊藏深奧神秘之謎,一般理解不了,更別解謎解題。假如破了題,誰給你判?陳景潤當初破解了一道題,只有自己明白,沒人給判分,最後找到數學所王元,如果等看懂弄明白那得用多少年?發現和發表還得搶先趕到別人前面,王元建議陳景潤簡化,刪繁就簡,這樣光是一道題簡化用了整整十年,十年辛苦不尋常,鐵棒磨成針,十年磨一劍。要想攻破和拿下這枚數學世界數論CROWN上的明珠,少說要用三十年功夫奠定基礎做準備工作。如果想用微機操作,先製作計算模型程式軟體,節省了手工計算,但還是要製作公式尋找運算路徑,微機能有很大幫助,減輕負擔,但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微機。
-
5 # 我就是數論天才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一些別有用心者總是藉機打壓“民科”,他們顛倒黑白,詆譭真理,暴殄天物。
下面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定理,是最強結果。哪位不服,有種放馬過來——
回覆列表
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尤拉表述。這一猜想至今沒有被證明,也沒有被證偽。
人們難以找出質數的確切分佈規律,這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原因。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給出過尋找質數的一種方法——篩法,用這種方法可以找出小於某個自然數n的所有質數。這種方法也被用到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證明思路大體是這樣的,a個質數的乘積加上b個質數的乘積如果被證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大偶數,這樣就證明了a+b。把a和b逐漸減小,一直減小到1,就證明了任意的大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質數的形式,簡稱1+1。
華人對哥德巴赫猜想有著特殊的情結。上個世紀的時候,中國的王元、潘承洞、陳景潤在用篩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其中陳景潤證明了大偶數可以表示為1個質數和不超過2個質數乘積之和的形式,即1+2,這是距離哥德巴赫猜想最近的成果。
陳景潤證明的1+2,其中的1指的是1個質數,2指的是2個質數的乘積,他證明的並不是1+2等於3。然而在媒體的狂轟濫炸之下,絕大多數人只是知道了陳景潤和他要繼續攻關的1+1,並不是很清楚1+1指的是1個質數加1個質數。糊里糊塗之下就以為陳景潤要證明的是1+1=2,也以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要證明1+1=2。這實在是一個低階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