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國天文學家傑納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透過對彗星的研究,推測出在太陽系的外圍,應該存在著一個充滿了微小冰質天體的冰封之地,它們主要是由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雲構成,是目前太陽系短週期彗星的發源地。
由於當時的觀測條件有限,在傑納德.柯伊伯的有生之年,他的推測都沒有得到證明,直到1992年,人們才在這個位置發現了除了冥王星以外的第一個天體“1992 QB1”。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隨著觀測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又在這裡陸續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其他天體,這與傑納德.柯伊伯的推測基本相符,為了紀念他,人們將這片區域命名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
柯伊伯帶有很多地方都與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相似,但它的範圍卻比小行星帶大得多。柯伊伯帶的範圍從海王星軌道(30個天文單位)之外,一直延伸到距離太陽50多個天文單位的地方。
大多數的柯伊伯帶天體,都集中在距離太陽42到48個天文單位的區域,它們沿著一條與黃道面傾角很小的、近似圓形的軌道圍繞太陽執行。
之前的天文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各種物質互相碰撞、吸積,慢慢形成了現在的類地行星、以及氣態行星的固態核心。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揮發性物質被太陽風吹到了外圍,它們在這裡凍結成了固體,並和其他的原始物質一起形成了現在的柯伊伯帶。
但這個推論後來卻被推翻,因為根據已有的觀測資料推測,柯伊伯帶擁有數量巨大的天體,其中直徑大於100公里的柯伊伯帶天體就多達10萬個,而整個柯伊伯帶的質量是不足以形成這麼多、這麼大的天體的。
因此,更新的理論認為,柯伊伯帶形成於比現在更靠內的位置,而當時的海王星、天王星也比現在的位置靠內。這樣初期柯伊伯帶就可以擁有更多質量,從而形成現在這些天體。
初期的海王星、天王星的軌道會向外飄移,柯伊伯帶的天體也就隨之移動,當海王星到達現在這個位置時,太陽的引力阻止了海王星繼續向外移動,這時柯伊伯帶的天體就被逐漸“甩”了出去。
由於柯伊伯帶距離地球太過遙遠,我們對這裡知之甚少,只能透過少量的資料來推測柯伊伯帶的“前世今生”。但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塊太陽系外圍的冰封之地,我們終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順便提一下,正是因為柯伊伯帶的發現,導致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原因很簡單,在這裡類似冥王星的天體太多了,如果把冥王星算上,那其他的也要算上,這不亂套了嗎?
1951年,美國天文學家傑納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透過對彗星的研究,推測出在太陽系的外圍,應該存在著一個充滿了微小冰質天體的冰封之地,它們主要是由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雲構成,是目前太陽系短週期彗星的發源地。
由於當時的觀測條件有限,在傑納德.柯伊伯的有生之年,他的推測都沒有得到證明,直到1992年,人們才在這個位置發現了除了冥王星以外的第一個天體“1992 QB1”。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隨著觀測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又在這裡陸續發現了數以千計的其他天體,這與傑納德.柯伊伯的推測基本相符,為了紀念他,人們將這片區域命名為柯伊伯帶(Kuiper belt)。
柯伊伯帶有很多地方都與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相似,但它的範圍卻比小行星帶大得多。柯伊伯帶的範圍從海王星軌道(30個天文單位)之外,一直延伸到距離太陽50多個天文單位的地方。
大多數的柯伊伯帶天體,都集中在距離太陽42到48個天文單位的區域,它們沿著一條與黃道面傾角很小的、近似圓形的軌道圍繞太陽執行。
之前的天文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各種物質互相碰撞、吸積,慢慢形成了現在的類地行星、以及氣態行星的固態核心。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揮發性物質被太陽風吹到了外圍,它們在這裡凍結成了固體,並和其他的原始物質一起形成了現在的柯伊伯帶。
但這個推論後來卻被推翻,因為根據已有的觀測資料推測,柯伊伯帶擁有數量巨大的天體,其中直徑大於100公里的柯伊伯帶天體就多達10萬個,而整個柯伊伯帶的質量是不足以形成這麼多、這麼大的天體的。
因此,更新的理論認為,柯伊伯帶形成於比現在更靠內的位置,而當時的海王星、天王星也比現在的位置靠內。這樣初期柯伊伯帶就可以擁有更多質量,從而形成現在這些天體。
初期的海王星、天王星的軌道會向外飄移,柯伊伯帶的天體也就隨之移動,當海王星到達現在這個位置時,太陽的引力阻止了海王星繼續向外移動,這時柯伊伯帶的天體就被逐漸“甩”了出去。
由於柯伊伯帶距離地球太過遙遠,我們對這裡知之甚少,只能透過少量的資料來推測柯伊伯帶的“前世今生”。但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塊太陽系外圍的冰封之地,我們終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順便提一下,正是因為柯伊伯帶的發現,導致冥王星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原因很簡單,在這裡類似冥王星的天體太多了,如果把冥王星算上,那其他的也要算上,這不亂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