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雲鞋神
-
2 # 立志成蟲
看來題主很偏愛楚國和楚文化吧?楚國的文化當然是中華文化裡燦爛奪目的一頁,可同時代的中原文化就遜色於楚文化嗎?只是因為楚文化跟中原文化的特色差別太大才顯得璀璨奪目。楚國立國大約800年,這800年間,老子孔子墨子孫子韓非子這些思想大咖為今天的中華文明和思想文化奠定了影響至今基礎,可有一位是楚華人?楚國文學家思想家屈原也僅僅是其中之一。春秋戰國時代是思想大爆炸的時代,換句話說,當時的中原文化才是主流。楚國在西周初期的周成王在位時就是諸侯國了,因為複雜的原因一直被鄙視是“蠻夷”,既有周天子和中原諸侯不尊重楚國,也有春秋時代楚國踐踏“周禮”兼併滅掉臨近的諸侯國。至於說楚國的貴族氣質影響至今這是意淫了,春秋之後中國哪裡還有貴族精神?功利實用滲進了華人的骨髓裡才對
-
3 # 觀滄海GCH
問題本身,有問題。
經過幾千年無數次戰亂折騰之後,當年的楚華人在哪?貴族基因/氣質在哪?從何說起?
回去翻翻族譜,問問老人,有80%的機率,你的祖上是從外省遷入的。
打個賭
如果我輸了
輸你一元。
注:關於各地人口數量的變化、人口的遷徙,有很多史料可查,人口衰減至極少,而後又快速增長的,四川、湖南,都很典型。我們所知道的湖南名人,隨便考證一下,上溯不出10代,80%以上都是外省遷入的,比如:毛主席,胡耀邦等等。
楚國八百年,它一度曾經是世界第一大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段長城,第一個縣,第一支毛筆都出現在楚國大地,它當之無愧是華夏文化最燦爛輝煌的諸侯國,也曾經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然而這一切隨著秦始皇統一天下,楚國滅亡,楚國的一切也都沉埋地下。
寥寥數語足以讓我們驚掉下巴,原來它是這樣的一個楚國。
說起楚文化,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屈原和他的《離騷》,詩詞中劈空道來的天問,反映出屈原對這個世界的種種不解,以一種飽滿的激情和深沉的哲思,追問宇宙天地,他可以掙脫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儘管他的政治生涯飽受排擠,生逢一個濁世,他也要做到舉世皆濁我獨清。春秋戰國那樣一個禮樂崩壞,混亂不堪的年代,卻能誕生這樣一部充滿浪漫注意情操的詩辭作品,不得不讓人金嘆。
其次應該就是它的技術精湛造型精美的青銅器,隨便舉兩件,都是舉世無雙,例如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眾多精美的青銅器,足以說明當時楚國的冶煉鑄造技術,其他諸侯國難以企及。不僅是鑄造技術,還有造型的奇特,詭秘,恣意,表現出一種驚人的浪漫和狂放,現在人都難以理解,那樣一個年代,人們怎麼能有這樣的情懷,這樣的想象力。
總之,楚國文化不同於中原文化的剛勁雄渾,它顯示出獨特的剛柔並濟,以楚文化為代表的長江文明,與中原的黃河文明雙峰並峙,甚至在許多方面,楚文化一度領先於北方中原文化。春秋戰國最精湛的冶煉鑄造出於楚國,最富有創意的絲綢刺繡出於楚國,楚國的音樂美術同樣驚歎於世界。
究竟是什麼原因催生了楚文化的絢爛呢?可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楚人的祖先不屬於商王朝的血脈家族,導致他們一直相對於中原各國來說,備受冷落。但是他們一直想融入中原文化,於是努力的提高自己,希望有一天能被正統的中原文化認可。這一點透過一個“問鼎中原”的成語故事最能體現。
楚莊王時期,楚國曆經圖志終於壯大了自己,於是他率軍逼近周王城,周定王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派大臣去慰勞楚國的軍隊,楚莊王卻問前來的大臣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大臣委婉的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行的有無,不在於鼎的大小,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鼎的輕重,還不是你能過問的,楚莊王聽罷,覺得周王朝氣數未盡,率軍離開。這便是“問鼎中原”的典故。
楚莊王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強大,終於可以擺脫蠻夷的稱號,因此要挑戰中原各方。這反應出楚國發展的不易,楚文化誓與中原文化比高的決心。也許正是這種長久不溶於中原各方的自卑感,它並沒有扼殺楚人的骨子裡的不屈不撓精神,反而轉變成楚人的崛起的動力,楚國的發展並沒有因此偏安一隅,而是勇於不斷挑戰和磨練,最終創造了自己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