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山之石2

    興致來了,不去考慮謀篇佈局,不去思量筆墨濃淡,即興揮毫,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躍然紙上。據說後來王羲之也曾多次重寫蘭亭,但都沒有當時的神韻。書法創作也是需要靈感的,興之所至,心手合一,摒除雜念,是書法的至高境界。

  • 2 # 根芥微塵

    本人酷愛書法,雖還未窺得書法門徑從而登堂入室,試著為君解答下這個問題!

    上圖:唐太宗時期,馮承素雙鉤描摹本,被譽為最接近原作面貌的摹本

    王羲之《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寫作於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農曆三月初三日,舊俗要在農曆三月上旬的巳日(即上巳日)這一天到水邊修禊(音同“聯絡”之“系”)祈福。王羲之(時任會稽內史)與著名士大夫謝安、孫綽等40餘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集會宴飲。天高氣清,春風駘蕩,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下,一眾俊才圍水而坐,由王羲之主持,高雅地做起“曲水流觴”之戲——他們約定,酒杯流到哪人身前,他就要賦詩一首,如若當眾吟不出詩來就要被罰酒三杯(當時有十幾人被罰,其中就包括自以為書法已乃父的王獻之)。隨即,大家公推王羲之把大家的詩歌彙編成集,王羲之欣然應允且在酒酣耳熱之際鋪紙揮毫,用瀟灑秀妍的行書體寫下了這幅千古佳作。

    古畫:蘭亭修禊圖

    這是“天下第一行書”寫成時的大體情形。

    《蘭亭集序》用筆、構字和章法諸方面堪稱完美,並且三者融合無垠,呈現出瀟灑流麗、秀妍飄逸的獨特魅力,南北朝時被米芾稱為“天下行書第一”,被後人譽為“神品”。

    但是,如果要問這麼厲害的《蘭亭集序》到底是怎樣煉成的,還需要我們再進一步思考。在這裡,我想強調三點:

    第一、最基本的是王羲之深厚的書法“功力”。

    王羲之出身名門望族琅琊王家,整個家族家庭書法素養極高(王導、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等書法名家輩出),再加上其從小跟隨名師衛夫人學習書法、深得衛氏書法真傳(衛夫人名衛鑠,也出身於書法世家,師從鍾繇,有《四體書勢》專著流傳後世),再加上自身的勤奮練習、天資悟性,這才造就了王羲之書法“功力”的“入木三分”——

    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第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王羲之為人處世和性格稟賦中的自然超脫、瀟灑脫俗。所謂“詩言志,歌詠言”。其實,書同樣也可以言志。“我書寫我手”,作者的氣質性格不可能不在筆下流露出來。

    王羲之的性格怎樣?我們可以看這個典故:

    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載:"郄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郄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郄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郄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

    最後,只能說王羲之在書寫《蘭亭集序》時,可能正處於微醺狀態,臨場發揮特好。縱觀整幅作品,雖有筆誤、塗改,但確實是宛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據說,同樣的文字,後來王羲之再去書寫時,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蘭亭盛會時的感覺,居然也無法企及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

  • 3 # 真相很簡單

    《蘭亭序》的橫空出世,我們放下王羲之本人的藝術積累歷程,把這件作品放在雅集背景下,那麼,作品與雅集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一,雅集參與者的高水準。其時蘭亭雅集,彙集江南名流,飲酒賦詩,且推王羲之作序,其本身不啻於對王羲之的一次眾目睽睽的公開考試。而王本人心理素質極佳,且有眾人面前自炫不俗的氣度,因此,下筆心氣極高,故成絕響。

    二,所謂雅集,本就是抒懷大志的場所,其時,王羲之心有所感,他在序中也有呈現,也就是作文寫到的——以後的人會怎麼看我們今天呢?是帶著發自內心的情懷來寫的,情之所致,書寫的書與瀉,都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其情境,其所感,不可重複。

    三,就雅集過程推測,其時,王羲之酒一定是喝到了好處,所謂好處,應是對創作書寫剛剛好的程度,過之則不省人事,不足也潛能無以激發,以西方藝術理論而言,那就是強大的潛意識被調動出來,給藝術作品以不同尋常的力量。

    有此三點,《蘭亭序》代代相傳,魅力延綿不絕,後人仰之喟嘆,唏噓不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聽的音樂能給靈魂震撼或震動?比如像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那樣的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