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散人痴
-
2 # 保哥講論語
首先這個觀點具有相對的正確性,讀懂易理的人都不會把話說死。理解這句話要從三個方面去分析,第一科學是什麼;第二,易理是什麼?第三,科學與易理在當代的關係。科學是基於哲學基礎之上的一種分科之學的總體系統,細分起來,它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是對世間萬物本然規律的發現,這是世間萬物之間本身有這種關係,科學就是要將其探索出來,並且形成結論。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科學是死的”,這句話是相對正確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前認為是正確的定理可能會被推翻,形成新的正確的定理,但相對來說,定理就是死的。而易理嚴格來說屬於哲學。哲學和科學不一樣,它不是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他是來解決如何讓科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哲學是科學的基礎,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樣易理也充當著這樣的角色。之所以說“易理是活的”,主要指的就是易理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講,任何科學事實都有與這個科學事實相悖的一面存在。所以說從這個角度看,易理當然包含著所有科學事實相反的一面,可以說就是活的。在今天這個科學主義盛行的時代,科技霸權壟斷人心的時代,適度的用易理來指導科學的發展方向是必要的。讓科學“科學”地為人類服務,提升全體人類的生活水平,用易理來遏制科技這頭怪獸對人類的傷害,讓科學活起來,才是人類唯一正確的選擇。
-
3 # 俠客島69176191
這個題目問的好!西方“科學”~是死的。 東方“哲理”是活的。
西方的科學發展源於西方“哲學”理念的支援。沒有西方“哲學”理念的支援~科學是走不遠的。而西方哲學的觀念是“兩點論”。矛盾~相剋。得不到“圓滿”究竟。當“兩點論”缺少一點是「僅剩自己」時。找不到對手時~一定是“茫然”的。沒有了方向。會走向“死衚衕”。
東方文化的“哲理”理念。是“圓滿”理念。是“一點論”。宇宙~自然~規律~源於“一”。當科學發展到“非常高階”時~思路不會“混沌”。當遇到“困難”暫時無解。也不會“迷惑”。“辦法一定會比困難多”的理念一定會指導去找到“解法”。不會去“死衚衕”。也不會去“神”舍找解法。這就是“東方哲理”的智慧理念。
-
4 # 泥塑的遠方
這兩個方面沒有可比性,科學是以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全球踐行性人類行為,易理是部分人憑空想像的思維亂像,是唯心主義的蹩腳訴詞。
人類近代史告訴我們,唯物主義史觀完勝唯心主義。
因此,這句話一無是處。
試圖肯定這種怪論的解釋都是狡辯。
-
5 # 彩虹生命覺醒
西方科學及體系是愚弄人民的工具,受別有用心的存在勢力控制,是讓人越變越傻,固守單一空間為宗旨的。
西方科學類似一種宗教,像過去人們信上帝,信佛祖,現在人們信科學。
解釋一下,
科學現在更新了人們的認知,但也侷限了人們的思維。說科學是一種宗教,是個比喻,設想一下,現在的科學,過去的宗教,科學顛覆了宗教。
但是未來呢?如果未來出現了超科學,顛覆了現在的科學,那麼在未來,看現在的科學就猶如現在看過去的宗教,那麼科學在未來和宗教就是一個立場了。
回覆列表
科學的定義是什麼?辭海的解釋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簡單理解為可以反覆證明其正確性的才能歸於科學,如果不具備反覆證明的條件,那麼這件事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不能算作科學的。
也就是說科學是指我們已知的知識中能夠準確計算的那一小部分。能稱作科學的,就是確定不變的規律或定律,所以可以說科學是死的。
易經的核心是簡易、變易和不易。易就是變化的意思,易經研究的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但是事物發展變化,尤其是關於人的事情發展變化絕對不是固定不變的,就像好好讀書可以使一個人有好的發展,從概念上說這句話肯定對的,可是沒人能證明其準確結果。所以說易經是活的。
但是拿易經和科學直接對比是沒有意義的,兩者探討的不是同樣的事物,與其爭論這些,不如沉下心仔細讀一讀易經,研究一下天人合一的大道。
以上只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姑妄言之,姑妄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