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古藏泉

    在質量上,一般的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即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絲,摺合質量約4克。但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由於處於盛世,開元通寶的銅料增加了一到二成,這時的開元通寶質量約為4.5克至5克,因而厚重的開元通寶也多半是此時鑄造。在樣式上,初唐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他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經過三百餘年鑄造,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樣式大多與唐有別。在規格上,開元通寶基本是小平錢,但唐代也鑄有少量“開元通寶”折十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

    銅製

    銅質開元通寶是比較常見的一類開元通寶,由於年代較遠,出土錢幣較多,故大多表面有鏽,磨損嚴重。初唐外郭較細,中唐以後外郭變寬變粗。開元通寶一般內郭較細,圓穿鑄造方正。錢文為隸書“開元通寶”四字直讀。通字“甬”頭極有特色,融合了篆書的特點。“開元通寶”版制較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開元輪廓精細,文字精美;中期錢背多鑄有星、月等各種紋飾;晚期的由於銅料冶煉不精,鑄幣粗糙,以“會昌開元”為代表。又“開元通寶”四字中元字形不同時期形有小異,“元”字第二筆有左挑、右挑、雙挑區分,其中又以後兩者較少見。

    金銀製

    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朝也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另外還有玳瑁、鐵、鉛等材質)這兩種貴重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並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金開元通寶是仿銅開元通寶鑄造,並不作為流通貨幣使用,為宮廷賞賜錢。有詩曰:“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可見唐開元盛世的奢華。

  • 2 # 醉過知酒濃149024497

    你倒挺會自己捧自己,一開始就說開元銅幣排在50珍裡。呵呵,哥們兒,現在是資訊網路社會,七八十歲的老大爺都會手機搜尋了,你是被別人忽悠了,還是自己忽悠自己呢?呵呵

  • 3 # 山底紅花

    開元通寶沒有排在50珍裡面。珍貴的開元其實也比較多。

    唐代開元以銀質的比較珍貴。

    會昌開元以背永最為珍貴。永即當時的陝西永州。背永的話當屬於二級文物。圖片見過,市場難得一見。

    五代開元也比較珍貴。

    已經是錢幣界傳說的當屬元代開元通寶,此幣曾出現過一次在90年代初,被一個內蒙藏友以8-9萬元的價格拿下,從此沒有再出現,這成為錢幣界的一段佳話。

    另清代其實也有鑄過開元通寶,農民起義錢,也比較少。

  • 4 # 為什麼達達叫不成

    以前講過開元通寶是書法家歐陽詢所書,開元通寶是唐代的貨幣。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由於其質量合理,通貨控制得當,錢幣做工比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愛。開元通寶已經成為大五帝錢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財的功效。

    另外,許多人都認為開元通寶是年號錢,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年號是開元,這是錯誤的。開元通寶是非年號錢,在唐代初年就已經鑄造,是由歐陽詢親自題字,歐陽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於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餘年,從年代上講,歐陽詢就不可能給李隆基的鑄錢題字。而李隆基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

    從你展示的這枚銅幣看,首先字型不相符,別的我也不多說了,也許是我孤陋寡聞,還有沒發現的開元通寶,你這枚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 5 # 相由心生150998601

    其為唐朝後期錢慌毀佛像鑄錢,面文多不清晰。

    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朝廷下令各地所鑄均於錢背增添地名,統稱會昌開元。背文記有“昌、京(長安)、洛(洛陽)、益(成都)、荊(江陵)、襄(襄陽)、藍(藍田)、越(紹興).、宣(宣城)、洪(南昌)、潭(長沙)、兗(兗州)、潤(鎮江)、鄂(武漢)、平(昌黎)、興(興平)、梁(漢中)、廣(廣州)、梓(三臺)、福(福州)、桂(桂陽)、丹(晉城)、永(零陵)等23種,“永”字鑄量最少,次為“丹福平桂”等。開元通寶一排50珍是不可信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崢新片《囧媽》定檔2020年春節,囧系列還能玩出新花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