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徽胖叔
-
2 # 閬中飛帥
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取決於作者安排詩歌裡的主人公住在哪裡。
他如果住在南門附近,這首詩歌就叫做《南門行》。
他如果住在北門附近,這首詩歌就叫做《北門行》。
他如果住在西門附近,這首詩歌就叫做《西門行》。
但是作者安排詩歌裡的主人公住在東門,所以這首詩歌就叫做《東門行》了。
我們不應該去糾結於他住在那個門附近,不應該糾結於這首詩歌為什麼叫《東門行》,而不是其他門。
我們應該去理解這首詩歌的內容,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離開家門,原本不打算再回來,但是家中妻兒難以割捨。回到家後,家徒四壁更增煩惱,罐中午米,架上無衣,只有拔劍出門。妻子拉著衣服哀勸到:別家再富貴,我也願意與你在一起哪怕喝稀飯,現在你拔劍出門,上有蒼天,下有幼兒,這樣不對啊。丈夫言道:住口,我現在出去都遲了,現在我的白髮都經常脫落,這樣的日子再也過不下去了。)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拔劍而起走上反抗的道路。
想想我們現在生活在這樣的太平盛世,真的應該好好珍惜,好好感謝我們的祖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貼出東門行全文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 ,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東漢時期洛陽城東有三個門,分別為上東門、中東門和耗門。東漢時期洛陽城為首都所在,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門行這首詩中“東門”出現了兩次,首句“出東門,不顧歸”意思是除了東門,就沒想著回來,回來後,由於“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看著家裡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於是又一次“拔劍東門去”兩次出東門,兩種心境,第一次還帶著顧慮,儘管沒想著回來,但還是回來。第二次拔劍出東門,““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便是決定破釜沉舟了。有很多人認為,東門並無特定意義,作者想要表達的是生活在底層的勞苦大眾衣食無著,最後奮起反抗,反抗時從哪個門裡衝出都可以,或許就因為作者描寫的主角就住在城東,出東門最近,便東門行了。
東門僅僅是指東邊的城門還是另有所指呢?
透過查閱資料,胖叔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在漢樂府裡還有一首《西北行》
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夫為樂,為樂當及時。何能坐愁怫鬱,當復待來茲。飲醇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憂愁。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而夜長,何不秉燭遊。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人壽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貪財愛惜費,但為後世嗤。這首《西門行》與《東門行》表達的思想截然相反,東門行是不甘現狀,奮起反抗,西門行則是傳達了一種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
兩首漢樂府,都是東漢時期的作品,表達的思想截然相反。
東門行中的主人公沒吃的沒穿的“盎中無鬥米,架上無懸衣”
西門行中得主人公好酒好肉“飲醇酒,炙肥牛”
對比是不是特別明顯?
再來看看,東漢洛陽城復原示意圖西門一帶有什麼?有“金市”,金市是什麼?金市是規模宏大,繁華的國際貿易商業市場!
再看東門有什麼?東門有和“金市”同為三大市的“馬市”,馬市是什麼?馬市是交易騾馬的地方,而在古代,騾馬貿易主要是當時視為“蠻夷之地”的少數民族來做。
很明顯,西門一帶是富人區,東門一帶是貧民區。
生在繁華富裕的西門,衣食無憂,自然可以好酒好肉。生在荒涼貧瘠的東門,除了拔劍出東門,還有什麼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