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中的梅雲
-
2 # 桃花塢主6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可能,也就是說諸葛亮不可能投靠孫權。
諸葛亮是一個有雄心有抱負的智者,絕不會輕易投靠某個人。孫權只是承受了父兄之基業,偏安東吳,本人並沒有什麼更大的理想。
更何況孫策臨終之際交代,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如此即使諸葛亮投靠孫權,地位必在張昭和周瑜之下,擁有大謀略大智慧的孔明先生怎會屈居人下呢?
而曹操也有更多的謀臣,自也不能投奔。恰此時劉備三顧茅廬,劉備是漢帝后裔,手下沒有謀臣,又禮賢下士,自己投奔劉備才能實現更大的理想和抱負。
-
3 # 成長154151310
假設有諸葛亮投奔孫權。東吳一統天下的可能性是很大機率的。 孫權是個明主,知人善用,用於放權,當斷立決。 周瑜是個軍事家天才,而諸葛亮是個天才總理(堪比蕭何)。如果有諸葛亮的幫助,周瑜也不會勞心成疾而死。東吳文武人才濟濟,魯肅、程普、黃蓋、呂蒙、陸遜等在周瑜和諸葛亮調配下工作會事事順心得以實現。諸葛亮的到來,有可能還引薦多一個龐統幫忙。劉備沒有諸葛亮,很難在蜀地這麼複雜的關係中立足。(劉備入住蜀地後,諸葛亮擬訂了一套完善權利和利益分配製度,讓劉備短時間內立足蜀地。)到那時,魏吳分蜀輕輕鬆鬆,再來爭天下。屆時,荊州由周瑜和子布協調負責,蜀地漢中由諸葛亮陸遜等主持。兩路兵發魏國,哪裡抵擋得住呢?
-
4 # 虹貓大俠
有兩種結局!
一、新野戰敗沒有抗住夏侯惇的攻擊,丟失新野,有關張趙保護,迅速撤到襄陽。此時劉表未亡,臨死前必託孤劉備。雖然整合蔡瑁部會費些手腳,有關張趙在,問題不大。這樣劉備會在襄陽一帶和曹操開戰。
再說諸葛亮投奔孫權。孫權這個人,多少會以貌取人,龐統因長得醜未得錄用。諸葛亮小夥長的帥,又有諸葛瑾的關係,錄用不成問題,如果再有一次長談,以諸葛亮之才華會得重用。如果劉備曹操開戰,從唇亡齒寒的角度看,諸葛亮應該會建議支援劉備。或物質支援,或北上圍魏救趙,以諸葛亮只能,必定有一番作為,總之不能讓曹操太容易得到荊州。
二、新野獲勝新野獲勝,趕不上劉表託孤。劉備很可能投奔吳巨,巨乃凡人,估計撐不了多長時間,得轉投劉璋。以劉璋的性格,肯定不同意參與赤壁之戰。如果說打張魯,必定雙手贊成。以關張趙之勇,拿下漢中,容易的很。拿下漢中,以劉備的威望,必定得到法正等人的支援,取代劉璋只是時間問題。曹操戰敗,必定趁機奪下一部分荊州地盤。最終結果仍然是三分天下。
這樣看來,不管出現什麼情況,只要劉備不死,三分天下的格局不會改變。因為有本事的人,老天總會要給他一個展示才能的舞臺!
回覆列表
這種如果是不可能實現的。三國時期,有兩個著名的家族執行了同樣的政策。先說第一個家族荀家。在三國開始之際。應該是從黃巾之亂開始的時候,荀家的荀彧就在朝廷的大將軍何進手下當差。但隨著袁紹的崛起,荀家的荀堪就去了袁紹手下當差。等到曹操起兵的時候,董卓已經霸佔了大漢朝廷。鑑於董卓的所作所為,再加上何進已經死了。荀彧便脫離了董卓的統治而輾轉投奔到剛剛起兵的曹操的麾下。在袁紹和曹操剛成了那麼一丁點得勢力後,荀彧便將他的叔叔,比他歲數小的多的荀攸也介紹給了曹操。荀家之所以這麼做。說白了就是一種投資的心態。這樣的佈置,說白了就一句話。三個雞蛋上跳舞。無論是那一家成事,荀家都是勝利者。
接下來再說諸葛亮家族。這個家族跟上面我說的荀家的事情一樣。一樣的投機心理。大家看,當諸葛亮他們長大成人後。老大諸葛瑾投奔東吳。還有一個投靠了曹操(請恕我記不住名字了)。諸葛亮嘛?按照他叔叔的意思。諸葛亮本來是給荊州之主劉表預備的。所以,諸葛亮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叔叔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等人從山東逃到了荊州的臥龍崗。因為從這個時期來看。天底下最有實力的諸侯,除了曹操和孫權。就剩下劉表所控制的荊州之地。因為他們三個都是實力雄厚的諸侯。大家看看,諸葛亮為了能在南陽站住腳。便娶了其貌不揚的荊州名仕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而黃承彥則是劉表的連襟。只是後來,隨著劉備的到來,諸葛亮才改投了劉備。所以,你的如果並不成立。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