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楊看世界
-
2 # 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
首先回答什麼是公益,大眾普遍理解的是:“對公共有益的事情”,而這裡我們將引用著名學者資中筠先生對公益的理解,在引用之前我們先以公益屆的角度,介紹一下資中筠先生,資先生的著作《散財之道》但凡在公益圈的,我想都比較清楚,甚至被稱為公益屆的聖經。
那麼什麼是公益呢?回到正題,資先生在一次接受《中國慈善家》的採訪時,曾表示“公益事業的核心應該是創造機會平等”而明白核心,其實我們就大致明白,什麼是公益了,諸多的公益機構,以及社會企業等,其實大多要做的,都和創造平等發展的社會有關。
如讓貧困或偏遠地區的兒童,得到平等教育的權利。
如果你想更多的瞭解什麼是公益,其實這裡也推薦你看看有關資中筠先生的數《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這本書很好的介紹了什麼是公益,及美國公益的發展,同時還介紹了公益新出現的名詞等等。
那麼如何做好公益呢?
說起公益,其實大多數人可能會聯想到慈善,再聯想到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送衣服這類的事情,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益也已經進步和昇華,同時很多人也都認識,乃至都達成共識,做好公益,單單按照傳統的方法“授人以魚”是不對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而若想真正的解決問題,好的方法應該是“授人以漁”。
除此之外,做好公益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按照傳統的思維去衡量做公益的人,對此這裡推薦幾本有關公益的書《商業向左,公益向右》《影響力投資》,同時也推薦瞭解一下有關公益的一些創新的趨勢:“影響力投資,公益創投,共益企業,社會企業...”,未來商業利潤和社會影響力相結合,其實是一種公益的新方式。
以一個例子說明:有一個名為dlight的團隊,最終想再貧困地區的人民推廣一款太陽能燈,以此來改變貧困地區煤油燈的危害。但是這個團隊並沒有按照非營利機構的形式去做,而是營利+社會責任一體。
作為衡量的成效的最優事件項,他們以賣出一盞太陽能燈,可能會導致二氧化碳減少多少、煤油燈事故發生率下降,因購買燈平均提高當地孩子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當地的小商店,工坊,小企業或家庭工作提高了多少收入,因購買燈節省多少煤油錢,更加有利於當地社群的生活等等,在這些衡量條件下,其實利潤和社會影響和責任是掛鉤的,同時也真正的服務於金字塔底層的市場,可謂是一舉多得。
但是反過來想,當我們按照很傳統非營利去授人以魚的時候,這個專案運營的時候,無疑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專案的資金源是很大問題, 按照社會企業走的dlight,其在前期推廣的時候,很大的資金來源是影響力投資者給的。而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可以為真正服務於,和改變世界的社會企業,能夠又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輸入,不會依賴於資方,真正的做了一個有利於社會進步的生態系統。
註明:以上觀點不代表SSIR編輯部立場。
-
3 # 大王139388737
公益通俗的說就是關愛社會公眾的福祉,服務大眾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或社會上所需要幫助的家庭無能力勞動的孤寡老人,並不是你捐了多少錢才叫做公益,首先要有一顆善良的愛心,也是一種志願行為,不要期待太多的回報,利用業餘時間定期來到社會福利院或城市交通地鐵站等視窗為過往的行人引導服務。
-
4 # 河青文化
公益的事,需要從善意出發,做到對大家有益,對社會、國家有益。
就拿身邊的例子來說,近日,透過新青年公益基金,藍致樂器聯合河北青年報文創產業園向易縣上陳鐸小學捐贈了價值約4萬元的樂器,經過各種徵集、準備、討論,其中的步驟自然也是不少,累自然也是有的,可最終在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的時候,就感覺這一切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正是如此,公益的事,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堅持,大家如有什麼公益的想法,也可以一起出謀劃策進行聯絡,畢竟,大家的目的便是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回覆列表
所謂公益,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公共利益,或者說是做對公眾、公共事務有益的事情或工作。目前,中國公益專案很多,如公益支教,公益環保,公益敬老等,都是社會公益人士,不記報酬,有的還自己出資,做對社會、對公眾有益的事。要想做好公益事業,首先要有愛心、公益心,要有時間和付出,要無怨無悔。當你有了這份心,需要付出行動,無名無利,還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