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於叔
-
2 # 歷史中簡堂言史君
靖難之變的發生大概是朱元璋死後唯一失算的地方。朱元璋分封天下諸王,拱衛皇室;又清算胡惟庸、李善長和藍玉老部下,凡是對朱允炆有威脅的將領一一清除,把皇位穩穩的送到朱允炆座下!
靖難之變發生在朱允炆即位以後的公元1399年,即朱元璋死後第二年,至公元1402年朱棣即位結束。
朱允炆當時坐擁整個天下,並且朱元璋還是給這個孫子留下了鐵鉉、平安等人,雖然有能力跟隨過朱元璋立下赫赫戰功的基本都被殺完了,但是有能力打仗的人還是有的,且還有云南沐家。
當時的燕王朱棣手下擁有朱能,張玉,張輔,徐增壽,孟善等武將。朱棣這個人對於文臣不太感冒,但是對於武將是頗為喜愛的。
靖難之變朱允炆朱棣一文一武,最終以朱棣武力勝出。朱允炆敗在了他的年輕,仁慈上面,也辜負了朱元璋苦心營造的局面。
-
3 # 林子說歷史
明朝是古代最後一個皇族是漢人的王朝。在其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任內,發生了靖難之變。因此最後自焚而死。此事主要是燕王朱棣起兵與朱允文對決。其中用到的猛將有很多,比較著名的有:盛庸、鐵鉉、朱能、張玉。
盛庸
盛庸是朱允文一方的將領。他在朱允文手下數年間,領兵與朱棣作戰。
曾多次打敗朱棣,為建文朝的生存立功甚大。然朱允文並非明君,最後還是被朱棣奪走了大好江山。
而盛庸的命運,在朱棣上臺後被逼無奈,最後也只能選擇了自殺。
鐵鉉
鐵鉉也是朱允文一方的將領。他在朱允文手下數年間,也是將兵多次打敗朱棣。
最厲害的一次是在濟南城下,他詐降使朱棣走到城門時,突然放下千斤閘。鐵鉉這麼做的結果,是把朱棣座騎的馬頭砸爛了,可見此戰的兇險。
而鐵鉉最後的命運,是在朱棣上臺後被凌遲處決的。
朱能
朱能是朱棣一方的將領。他在朱棣手下期間,為朱棣發起的靖難之役,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能命運的盡頭,是在朱棣奪權後,在被派往徵安南的途中因病去世的。
張玉
張玉也是朱棣一方的將領。他在朱棣手下期間,也是屢立戰功。
而他的命運盡頭,是在東昌之戰中,戰致力竭而死。
綜上所述明朝建文帝朱允文時期,朱允文與各藩王手下的猛將、名將,有盛庸、鐵鉉、朱能、張玉。
-
4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朱允炆手下最能打的將軍是平安和盛庸,兄弟手下最能打的將軍是張玉、朱能和他的兒子朱高煦。
平安是朱元璋收養的義子,在軍中以勇猛著稱,曾經多次在戰場上把朱棣逼的差點沒命。盛庸善於防守,能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擋住朱棣的進攻,盛庸還在東昌之戰中幹掉了張玉。朱棣一方的第一大將是張玉,張玉幫助朱棣奪取北平九門,並擔任燕軍先鋒,大敗南軍主帥耿炳文。後為燕軍中軍主將,在鄭村壩、白溝河兩次擊敗李景隆。張玉陣亡後對整個朱棣陣營影響巨大,很多人都有了動搖的念頭。朱能在靈璧之戰中生擒平安等南軍名將,在江北奪取泗州擊敗盛庸,攻破盱眙、揚州,是朱棣進軍南京的第一大功臣。朱高煦單獨消滅過遼東的明軍,是朱棣進軍南京的生力軍。
回覆列表
朱允紋,就是建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雖然建文帝執政時間不是很長,但在位期間,寬刑省獄嚴懲宦官,頒佈了自己的一系列政策,史稱建文新政。雖然如此,在靖難之役後,就下落不明瞭。
在朱允文執政期間,也有很多名臣猛將。比如方孝儒,黃子澄,齊泰,李景隆,耿炳文,盛庸,鐵鉉等。在這些人中,方孝儒,黃子澄和齊泰
是文臣。其他是武將。在這些武將中,長興侯耿炳文是一員猛將了,但耿炳文並不怎麼擅長征戰,他的長處是守城。
除了耿炳文,李景隆也是名將,但只是有名,其在將領方面一直不怎麼樣,除了兵敗就是被彈劾。
實際上,在朱允文手下,並沒有太突出的武將,或者說並沒有誰的武將才能在朱允文時期顯現出來。建文帝天資仁厚,又優柔寡斷,缺乏政治鬥爭和軍事指揮才能。因此,武將耿炳文等,雖然比較厲害,但也是朱元璋特意留給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