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患得患失換

    東吳最厲害的兩位大臣應該是周瑜,魯肅。

    先說周瑜:周瑜是孫策的妹夫,也是孫策將其挖掘出來的人才。所以對東吳屬於忠心耿耿。謀略方面也是比較厲害的雖不及諸葛亮但是也相差不多。只不過致命缺點就是心胸比較小。只不過這是小說中為了突出人物特點才這樣描述周瑜的。而正史中周瑜是一名有勇有謀的將領且心胸開闊!

    魯肅:魯肅有人說他老實,實際是大智若愚。他剛入東吳所獻的計策與堪稱諸葛亮隆重三策的姊妹篇。魯肅的許多看似愚蠢的做法實際是維護孫劉聯盟的正確做法。

  • 2 # 彼岸歷史

    必須是魯肅,而且只用一出“單刀赴會”就能說明理由。

    初識魯肅還是《三國演義》,被諸葛亮戲弄、被周瑜埋怨、被關羽挾持……一個老實地近乎窩囊的藝術形象,唯一拿得上臺面的就是赤壁之戰前,面對曹操的恐嚇,他表現出來的與其他文臣截然不同的風骨。為此,周瑜死後安排讓他接班的時候,我是表示不理解的。

    別說是魯肅,就連三國這一整段歷史,在成年後看《三國志》的時候還曾被狠狠地“雷”了一下:很多記載跟《演義》嚴重不符,很懷疑是陳壽“篡改了歷史。但仔細一想,羅貫中比陳壽晚一千多年呢。於是慨嘆:《三國演義》之深入人心,已經到了影響甚至混淆華人歷史觀的地步了。

    說回魯肅,以“單刀赴會”這一橋段為例,簡單分析一下魯肅其人其事。

    小說版的“單刀赴會”:“雲長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手……魯肅魂不附體,被雲長扯至江邊……與魯肅作別。肅如痴似呆,看關公船已乘風而去”。一個老實巴交、膽小如鼠、唯唯諾諾的形象躍然紙上。

    電視劇版(2010年)的“單刀赴會”:對爭議不卑不亢、有禮有據,對如何解決爭議更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編劇一改小說中魯肅被挾持的描述,變為魯肅以已為盾保護關羽離開吳營。面對關羽的疑問,魯肅淡淡地說:我不是救你,而是救孫劉聯盟——用現代幾何學來解釋的話,就是維護三角形的穩定性。簡單的一句話,兩人的境界高下立判。

    歷史上真實的“單刀赴會”:說到這裡,順便給魯肅平個反:《演義》中的“單刀會”人物、環境、過程要全部易位——魯肅輕裝簡從、到關羽大營談判。整個過程中,魯肅雖然身在敵營卻一直堅守原則義正辭嚴,尤其針對荊州問題,斥責劉備背信棄義、只借不還(貪而棄義,必為禍),甚至“厲聲呵之,辭色甚切”,關羽反而“唯唯”,協議竟然順利達成。在真實的“單刀會”中,魯肅以其過人的膽識、胸襟和極具戰略眼光的大局觀,不僅爭取並維護了本國的利益,還避免了孫劉聯盟的瓦解而給曹操以可乘之機。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齊,禁令必行”。周瑜死後為什麼是魯肅任大都督,這就是答案。

    不僅如此,魯肅的戰略眼光放眼東吳也無人能及,他在第一次見孫權的時候就提出瞭如下設想: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剿黃祖,並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是孫、魯版的“隆中對”,而且諸葛亮是被神化的,而魯肅是真實的。

    如此魯肅,怎能不愛!

  • 3 # 天隨人願望

    孫權手下人才濟濟:魯肅、喬國老、陸遜等等。東吳有他們自己的智囊團。

    我最喜歡的是孫權手下文武雙全的周瑜。

    周瑜是吳國的大都督,兵馬大元帥。小霸王孫策遇害時就對孫權說過:大事找周瑜!說明周瑜是孫家倚重的人物。

    在有名的赤壁之戰中,總指揮就是周瑜。也是他讓諸葛亮造箭,才有了有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周瑜利用和同學蔣幹的交情,讓生性多疑的曹操殺了水軍的指揮蔡琩等。並且和黃蓋演了一出“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好戲。

    在一系列的佈置下,最後用火攻,火燒連營,讓曹操大敗,損兵折將,倉皇逃回。經此一役,三國之間換來好幾年的太平。

    我覺得這一仗打得漂亮,同周瑜的周密策劃有很大的關係。

    即使傳言說周瑜妒忌諸葛亮才能,總是輸給諸葛,因此被諸葛氣死了。事實如何,無從考證。但人無完人,總體來說周瑜是一位有勇有謀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城市讓我們變得孤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