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大象亂彈

    看你怎麼看。

    如果是實用角度我覺得意義不大。至少我看了一遍語法。本質就是把很多想法加入到語法層。channel就是mq,然後slice就是減少陣列的複製,goroutine其實netty也是類似的事情,好像nodjs也是差不多的理念。唯一覺得沒有加入reactor。但是go的理念就是小,加入不見得有多大的意義。

    你要說實驗性質的話,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因為以後伺服器必然是微服務的時代。這類都在語法層面的東西,一來效能強。二來不用引用一堆庫。其實還是不錯的嘗試。

    做技術嗎,好奇心很重要。不要太功利。就像是我學GO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在aws裡面的lambda來用。

  • 2 # 資訊扭曲力場

    其實我都“羞於”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需要xx技術嗎?我們需要xx語言嗎?

    就好像我們已經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在那裡吆五喝六了。其實我們自己做了什麼呢?我們真的沒做什麼,我們只是一群功利主義的菜鳥而已。

    國外有句話我非常的不認可,這句話一直在坊間盛傳,那就是:不要重複發明輪子。這句話毒害了多少中國的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每當我們遇見某種需求,我們首先會考慮——這個東西從技術上是A+B+C+D。然後再近一步,A,B,C,D都有網上的開源方案。

    然而事實上,基於開源方案我們做出來的是(A-)+(B-)+(C-)+(D-)。也就是說,很多東西都變味了,我們有美好的理想(需求),但是我們不得不去將就技術。

    我們華人最擅長的就是一個字——改。這是我們化腐朽為神奇的第一源動力。我們可以把A-改成A+,A*,A#...但是對不起,我們永遠也無法把它變成A,這其中也許就是缺少了那麼一點東西,它由兩個字來表示,就是:本質。或者說:真理。

    這就是為什麼國外程式語言百花齊放,有那麼多的人熱衷於重複造輪子,雖然造輪子用了那麼多的“重複勞動”,但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不斷接近輪子背後的那個——本質或真理。

    所以我也在時時刻刻以此來鞭策一下自己——稍微的發明一點點東西吧,即便是那東西在牛人看來,真的像屎一樣,但是這也算是我們這幫不入流的菜逼程式設計師為了盡人事而付出的一丁點兒的努力。

    僅此而已。

  • 3 # 勿與君子鬥名

    go 很有可能沒機會像c++一樣在各個領域被用的那麼廣泛。其快速開發的理念,簡易的部署(幾乎沒有外部依賴)極大的解放了為解決如同C++一樣的痛苦過程。go 誕生之初的首要目標之一也是解放c++專案的複雜構建過程,因為根據絕大多數經驗,c++專案很多時間浪費在瞭解決構建(和相關)問題上。因此go以指令碼面孔,原生的姿態進入伺服器(企業)市場,得到了極大的歡迎,而Google似乎也打算將go打造成更適合為其GCP開發應用。其生來開放的姿態,的確贏得了不少粉絲。

    縱觀語言本身的適用範圍以及諸多歷史原因,go在其他諸多領域並沒有做得更好,也根本沒有太大的可能性與c/c++進行更深入比較。尤其是在移動開發方面,谷歌似乎從一開始就有意要避免將go大規模使用於移動開發。到目前為止,go的移動開發始終是實驗性的(社群有過不少自發的嘗試,包括遊戲開發)。但仔細研究會發現,go在開發移動環境甚至是IoT等應用沒有太多優勢。很多人喜歡用它,更多的是因為他極大地減輕了開發的外部複雜度。開發者可以更多地專注於自身程式的設計,並得益於其快速構建應用的產出效率。因此可謂最佳企業端開發語言!

    總結一句,go與其他語言(尤其是c/c++)沒有太多可比性,他們誕生於不同的市場定位,為解決不同的問題而設計。有沒有必要使用,完全取決於專案需要。

  • 4 # 尖沙咀謝進財

    語法簡單,效能高,併發高,部署簡單。生態再豐富些,真的不錯,拿web開發來說,做java,php等開發者,很輕鬆就可以切換到go。

  • 5 # 小菜狗多多

    golang解決了我在用cpp時候的多個痛點,所以我用go。

    第一cpp的庫,和跨平臺是比較噁心的。

    第二,執行緒不能隨便開銷,要用執行緒池。而協程就自由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aker無意義的切屏成“罪魁禍首”,對陣G2“一秒躺切死”葬送比賽,頻繁切屏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