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論古博今

    三國演義不是正史,是小說,裡面的人物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真正曹參後人史書有記載,曹仁、曹洪、曹純、曹休、曹真都是

  • 2 # 姚哥談歷史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真正的實情並不全是書籍裡面寫的,也許好多事情都是迫於壓力,不能亂寫,我只知道曹洪、曹仁是曹參的後代,曹操就是個迷了!

  • 3 # 張細水

    《關於曹操是不是漢初名相曹參後人之我見》

    曹參,沛縣人。是漢高祖劉邦的上級,蕭何的下級。三人屬同事關係。想來平常關係就不錯。

    劉邦起事奪取天下,曹參功不可沒。一代名相蕭何去世後,曹參繼任相國。在任內曹參堅持蕭何的治國方略,使漢初的經濟和民生有了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後世人以成語‘蕭規曹隨’來流傳紀念這段歷史佳話。

    到班昭作《漢書》,曹參的直系子孫曹曠襲爵位時,曹參已經傳至第八代。至此時曹參的直系長子這一支斷絕。(注意是可以世襲爵位的直系長子這一支,其他旁支子孫還有很多。)

    至漢和帝時,又尋到曹參的後裔(此時應該是旁支)加以冊封,之後到漢未沒有斷過。也就是說曹騰是曹參的旁支後裔的事,在當時是舉世公認的。

    曹騰,歷史上唯一一位被追認為皇帝的宦官。曹騰的太監身份在歷史上,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均確認無誤。

    曹騰是太監自然沒兒子。曹嵩是過繼給曹騰的養子,也是沒有異議的事實。

    關於曹嵩的身世,《三國志》有兩個記載:1、曹嵩生曹操,曹操是西漢丞相曹參的後人 ;2、《三國志》又記載不能確定曹嵩的出身(莫能審其生出本末)。這兩處記載看似衝突,其實不然。

    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何為養子?不能延續曹家血脈,不能奉曹參為祖先,過繼你有什麼用?從曹嵩過繼給曹騰這點來看,無論曹嵩之前叫王嵩還是李嵩、張嵩……,都應該肯定他是曹參的後人,只是沒有血緣關係。曹嵩是曹操生父,那麼曹操自然也就是曹參後人。

    至於‘莫能審其(曹嵩)生出本末’這句。是說不知道曹嵩的出身族系究竟如何。前文說了,曹嵩姓什麼不重要,確定是曹騰養子,就是曹參的後人。但《三國志》中為什麼要用這樣容易令人誤會的方式來記載曹嵩的身世呢?

    《三國志》的作者是陳壽,出生於蜀國。

    魏滅蜀後,30歲的陳壽又到魏國為官。魏滅東吳,47歲的陳壽完成了《三國志》。

    客觀分析,陳壽作為史官,寫到皇帝曹丕爺爺的身世時不可能不慎重。曹丕對自己爺爺的身世也不可能不瞭解。

    如果曹丕確定爺爺曹嵩與曹參有血脈淵源,自然會命令直接寫上,所以曹參和曹操有血緣關係這一點可以否定。

    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引用三國吳人所注《曹瞞傳》提到曹嵩本姓夏侯,為夏侯惇之叔父。

    如果曹嵩祖上是夏侯這樣的名門望族,那會避嫌不寫嗎?給太監當養子都寫出來了,是名門望族之後會避而不寫?所以我認為生於陳壽一百多年之後的裴松之說法也可以否定。

    至於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著名的討賊檄文)中寫的‘…父嵩,乞匄攜養…’說曹嵩是曹騰從路邊揀來的小叫化子,這還真有可能。陳琳當時是袁紹的手下,不用顧忌曹操的面子。遍觀這篇《為袁紹檄豫州文中》雖然有用語言攻擊曹操,但基本上都是從事實上來加以發揮,並沒有捏造虛假的事件來給曹操潑髒水。

    所以在《三國志》中,陳壽說曹嵩身世不詳,加上陳琳的小叫化子說法來互相佐證。個人推論,曹嵩應該是被曹騰收養的流民孤兒,沒有辦法確定真實的祖上情況。只有這樣的解釋才合情合理。

    總結:曹操是曹參的後代,但沒有血緣關係。

  • 4 # 每天買個股票

    不光是《三國演義》說曹操是漢相國曹參之後,陳壽的《三國志》裡也記錄了曹操是漢相國之後。但是,不管歷史怎麼記錄,曹操是肯定不會是曹參之後,至於漢末誰是?我們也不得而知。

    至於為什麼說曹操肯定不是漢相國曹參之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曹操的的姓氏是怎麼來的。我們都知道曹操的父親是曹嵩,而曹嵩是大宦官曹滕的養子。

    這裡問題就出現了。太監是不會有後代的,曹嵩本來應該姓夏侯。換句話說曹操和曹滕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所以就算曹騰是曹參的後代,那也和曹操是沒有關係的。所以,曹操肯定不是曹參的後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波波維奇開場一分鐘就連吃兩個技術犯規被驅逐,你認為現在NBA的裁判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