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最前方

    筆者推薦一部悽美感人愛情故事電影《雛菊》。

    《雛菊》雖然架構在一個殺手、美女、警察間的三角關係上,但它基本上算是一個愛情故事,動作只是應故事需要來做陪襯,因此若把期待和焦點放在警察和殺手組織間的角逐上,坦白說會不太滿意。動作水準很夠差就差在這些角力不是重點,嚴謹度不是很夠刺殺的過程或是圍捕的計劃都過於粗糙。不過筆者覺得這不是重點。

    所以什麼才是重點呢?當然是那無間的愛。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雛菊》灑了好幾桶的狗血,但由於本身最原始真實的感覺還是有,只要能把狗血灑對地方也不見得是壞事。

    郭在容的劇本有太多會讓你在心中默唸“嗯 好樣的”的巧合,明明就沒有刻意隱藏,筆者也“嗯 好樣的”了好幾次;但隨著故事發展,筆者發現自己會越來越不在意那些時機算得有多神、地點選得有多妙。事後想想,或許是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那死去活來的愛已經存在了,用多少巧合只是取決於想要表現得多煽情,而不是因為這些巧合來產生最深切的感覺,看電影的當下或許無法說出所以然,但絕對體會得到這份心情。

    《雛菊》的愛,借用筆者朋友的說法:戲謔間就能夠透露出來。不是誇張到天雷地火、天搖地動、天翻地覆、天旋地轉...,但絕對天造地設、天長地久、天荒地老。一舉一動間,不知不覺就把知覺帶出來,在電影下半段狂潑狗血前,角色間的愛情早就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要用這種方式表現愛情,身為觀眾如果一開始因為沒有明顯高潮而不耐煩失去了和電影的連結,那這就是一大損失。反之,不只會被劇情牽著走心絃早就被扣死了,電影不需故意掀風鼓浪,觀眾也能隨著角色的每一個心境變化而情緒起伏。

    當然,導演想表達的心聲和觀眾能得到的感受,還是要有一票好演員來當媒介。全智賢是美女不用筆者多說了,這次因為演出啞巴畫家,角色的靈魂得要用她的表情、眼神、小動作來傳遞出來,筆者決定她演繹的很出色。尤其是在李成宰終於出現在門口時,全智賢有千言萬語就是說不出口,妙的是她這千言萬語根本不用說出口,就能讓你知道她有千言萬語沒能說出口。她急到猛敲牆壁,想喚回轉身離去的李成宰,一聲又一聲空洞的敲打,只帶來一陣又一陣的鼻酸,然後你會聽見全智賢那聽不見的吶喊,你會看見全智賢那看不見的心碎。

    《雛菊》另一個感人的元素是一幅畫。筆者不知道其他看過《金玉盟》〔An Affair to Remember〕或是《愛情事件》〔Love Affairs〕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至少筆者有,筆者會深深覺得,這幅畫遲早會成為兩人相認的信物,進而引導至非常感人結局。結果,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至少不用擔心,它絕對不是韓版的《金玉盟》。

    《雛菊》的這幅畫象徵了一份心意,一個不知不覺形成的約定、束縛和希望。可以說是一個最重要的隱藏角色吧!到片末,看到這幅畫如何連結兩個人的心時,你絕對會被打動。男主角鄭雨盛的深情摧淚功也不是蓋的,剛開始可以看到他的冷酷殺手形象、迷戀愛人的痴情模樣,接著就是為愛所苦的徬徨、嫉妒和付出,最後才是毫不掩飾的真情流露,整個轉變他都抓得很精準。

    導演劉偉強,筆者非常佩服的一位導演,或許大家一時想不起他有什麼電影作品,一部《無間道》足矣!電影前半段的風格比較輕淡,到了後半段動作很是精采,接近尾聲時開始強勢丟出摧淚彈(指催人淚下)。筆者不敢說是完美的作品,要挑還是可以挑出一些剪輯剪的太快或是步調上還可以做的調整,但...整體來說很厲害了,很能夠讓《雛菊》成為一部值得一看的愛情電影了。

    總結一下,《雛菊》有動人的本質,加上了一些商業的包裝,缺點不是沒有(不傷大雅),至少看完電影之後,抹掉掛在眼角的淚珠心中還是有看了一部好電影舒服的充實感。片長不到兩小時,筆者建議再次觀看時不要放太多重心在邏輯上,多去感受每個生活化的小細節,雖然同樣的片段會從不同人的角度重覆倒敘,但最棒的感覺還是要靠自己去從文字語言之外的小地方細細品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想知道你喜歡的聲優的長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