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西餐業的確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時期;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純粹的“進口”文化,如今它的形態之豐富,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之深遠,恐怕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歷史:從“湯瑪法”開始的故事 西餐,廣義上來說,一切不是中餐的飲食都可以叫做西餐,不過中國烹飪協會西餐委員會秘書長邊疆告訴記者,在業內,他們對西餐的定義還是“Continental菜”,包括正餐和便餐,但一般不含快餐——這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印象。 這個意義上的西餐,最早是17世紀隨著傳教士來到中國的。據記載,被順治尊稱為“瑪法”的著名傳教士湯若望就曾以西餐來招待北京的官員們。 1840年的鴉片戰爭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隨著西方人的大量湧入,西餐也開始在各大口岸城市落地生根。到了光緒年間,在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地陸續出現了最早的“番菜館”。其中創立於1903年的天津起士林,至今仍在營業,而它的創辦者阿爾伯特起士林,是當年八國聯軍中的一員。 說到西餐最初的推廣,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慈禧。 這位老太太對包括西餐在內的各種西洋事物都很有好奇心,據說法式麵包就是她偏愛的點心。後來的八國聯軍更讓她見識到了“洋人”的威力,為了搞好外交,她經常在宮裡用豐盛的西餐宴會招待外國公使夫人。在這種宮廷風氣的影響下,西餐很快就在北京的高門大戶中流行開來。 到了上世紀30年代,西餐已經成為中國上層社會的一種風尚,尤其是在上海,許多有錢人家都有專門的西餐廚師,而到國際飯店去吃西餐,更是當時最時尚的社交方式之一。 解放後,西餐廳紛紛歇業或是改制、合併,到了“文革”期間,能夠繼續營業的西餐廳屈指可數。不過,當時的幾家俄式餐廳依然頗具影響力,例如北京的“老莫”——莫斯科餐廳,那裡一度是紅衛兵運動的集結地,70年代後則成為了京城年輕人戀愛、聚會乃至打架的首選地。 改革開放後,西餐重新有了發展,1983年,法國時裝大師皮爾卡丹在北京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從裝飾到口味到服務,均是純正的巴黎風格,只是人均200元的消費,在那個時代足以令華人望而卻步。 之後,西餐的發展依然緩慢。直到上世紀的最後幾年,許多西餐品牌開始陸續進入中國,如法國的福樓,美國的星期五,義大利的亞地裡亞等,同時,本土化的西餐業,尤其是平價西餐連鎖店,也開始大量出現。 那麼,是什麼讓西餐突然發展起來呢?邊疆分析說,這得益於三方面的推動力: 一是星級酒店的建設——中國規定,三星級以上酒店必須有西餐廳,因此酒店建到哪裡,西餐廳也就開到了哪裡; 二是洋快餐的推廣——肯德基、麥當勞等雖然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西餐,但口味、環境和就餐方式無疑都是西式的,正是它們讓華人開始接受西餐的味道; 三是酒吧的興起——多數時尚酒吧都提供簡單的西式便餐,還有一些特色酒吧是以各國風味酒菜為招牌,推廣了西餐文化。 如果說以上三方面都是量變的積累,質變的轉折點則出現於2003年。“非典來了之後,大家突然發現,西餐的用餐環境和就餐方式其實是更加衛生健康的。”迪歐咖啡的副總經理楊曉蘭告訴記者。 2003年,恰好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西餐廳起士林建店100週年。 現狀:八仙過海的中國式西餐 根據西餐委員會對各大中城市的調查,截至2004年年底,中國已有各類西餐企業1.4萬餘家,且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 據調查則顯示,在年輕(85.29%的調查物件年齡為35歲以下)的網友群體中,88.49%的人曾經吃過西餐,其中經常和較常吃的比例高達61.4%。這同樣說明了西餐在國內的普及程度。 有趣的是,這種普及的方式卻是相當有中國特色的。 例如在1.4萬餘家西餐廳中,提供西式正餐的僅有3200家,絕大多數都是提供西式便餐的場所,包括酒吧、咖啡廳,以及茶餐廳等。 其中,茶餐廳本身就是香港人發明的一種休閒餐飲方式,從環境到飲食都是典型的中西結合。至於咖啡廳,許多也頗有特色,以目前國內最大的西餐連鎖企業迪歐咖啡為例,上千平米的營業面積,用裝飾、音樂、燈光精心打造出經典的“Continental懷舊風格”,選單上卻是牛排、水果、湯麵、菜粥無所不有。
國內的西餐業的確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時期;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純粹的“進口”文化,如今它的形態之豐富,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之深遠,恐怕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歷史:從“湯瑪法”開始的故事 西餐,廣義上來說,一切不是中餐的飲食都可以叫做西餐,不過中國烹飪協會西餐委員會秘書長邊疆告訴記者,在業內,他們對西餐的定義還是“Continental菜”,包括正餐和便餐,但一般不含快餐——這也符合大多數人的印象。 這個意義上的西餐,最早是17世紀隨著傳教士來到中國的。據記載,被順治尊稱為“瑪法”的著名傳教士湯若望就曾以西餐來招待北京的官員們。 1840年的鴉片戰爭轟開了中國的大門,隨著西方人的大量湧入,西餐也開始在各大口岸城市落地生根。到了光緒年間,在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地陸續出現了最早的“番菜館”。其中創立於1903年的天津起士林,至今仍在營業,而它的創辦者阿爾伯特起士林,是當年八國聯軍中的一員。 說到西餐最初的推廣,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慈禧。 這位老太太對包括西餐在內的各種西洋事物都很有好奇心,據說法式麵包就是她偏愛的點心。後來的八國聯軍更讓她見識到了“洋人”的威力,為了搞好外交,她經常在宮裡用豐盛的西餐宴會招待外國公使夫人。在這種宮廷風氣的影響下,西餐很快就在北京的高門大戶中流行開來。 到了上世紀30年代,西餐已經成為中國上層社會的一種風尚,尤其是在上海,許多有錢人家都有專門的西餐廚師,而到國際飯店去吃西餐,更是當時最時尚的社交方式之一。 解放後,西餐廳紛紛歇業或是改制、合併,到了“文革”期間,能夠繼續營業的西餐廳屈指可數。不過,當時的幾家俄式餐廳依然頗具影響力,例如北京的“老莫”——莫斯科餐廳,那裡一度是紅衛兵運動的集結地,70年代後則成為了京城年輕人戀愛、聚會乃至打架的首選地。 改革開放後,西餐重新有了發展,1983年,法國時裝大師皮爾卡丹在北京開了第一家中外合資的西餐廳:馬克西姆。餐廳從裝飾到口味到服務,均是純正的巴黎風格,只是人均200元的消費,在那個時代足以令華人望而卻步。 之後,西餐的發展依然緩慢。直到上世紀的最後幾年,許多西餐品牌開始陸續進入中國,如法國的福樓,美國的星期五,義大利的亞地裡亞等,同時,本土化的西餐業,尤其是平價西餐連鎖店,也開始大量出現。 那麼,是什麼讓西餐突然發展起來呢?邊疆分析說,這得益於三方面的推動力: 一是星級酒店的建設——中國規定,三星級以上酒店必須有西餐廳,因此酒店建到哪裡,西餐廳也就開到了哪裡; 二是洋快餐的推廣——肯德基、麥當勞等雖然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西餐,但口味、環境和就餐方式無疑都是西式的,正是它們讓華人開始接受西餐的味道; 三是酒吧的興起——多數時尚酒吧都提供簡單的西式便餐,還有一些特色酒吧是以各國風味酒菜為招牌,推廣了西餐文化。 如果說以上三方面都是量變的積累,質變的轉折點則出現於2003年。“非典來了之後,大家突然發現,西餐的用餐環境和就餐方式其實是更加衛生健康的。”迪歐咖啡的副總經理楊曉蘭告訴記者。 2003年,恰好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西餐廳起士林建店100週年。 現狀:八仙過海的中國式西餐 根據西餐委員會對各大中城市的調查,截至2004年年底,中國已有各類西餐企業1.4萬餘家,且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 據調查則顯示,在年輕(85.29%的調查物件年齡為35歲以下)的網友群體中,88.49%的人曾經吃過西餐,其中經常和較常吃的比例高達61.4%。這同樣說明了西餐在國內的普及程度。 有趣的是,這種普及的方式卻是相當有中國特色的。 例如在1.4萬餘家西餐廳中,提供西式正餐的僅有3200家,絕大多數都是提供西式便餐的場所,包括酒吧、咖啡廳,以及茶餐廳等。 其中,茶餐廳本身就是香港人發明的一種休閒餐飲方式,從環境到飲食都是典型的中西結合。至於咖啡廳,許多也頗有特色,以目前國內最大的西餐連鎖企業迪歐咖啡為例,上千平米的營業面積,用裝飾、音樂、燈光精心打造出經典的“Continental懷舊風格”,選單上卻是牛排、水果、湯麵、菜粥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