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閆秀樂
-
2 # 張海軍書法
行書和草書並不比楷書簡單!行書相傳起源於漢代,它沒有楷書的工整秀麗,它卻是人們生活中所運用的楷書快寫!它沒有草書的 跌宕起伏,卻有自己的奔放流暢;行書又分行楷和行草,是方便應用的常用字型!草書雖然書寫流利卻不易辨認,所以只有懂草書的人才能欣賞。草書展現給大家的是形態美,內在美!草書隨勢而行,輕重緩急的變化,飄逸瀟灑的神韻!令人們驚歎不已!好的草書如翩翩的舞蹈,似奔湧的激流;線條自然到氣息相連整篇貫通……草書的筆法要充滿力道,書寫的章法、佈局、功力必須到位,才能給欣賞者呈現出賞心悅目的美。書者在書法藝術上創作要接近欣賞者的審美,就是所謂的接地氣。一幅真正成功的草書作品,需要作者屏息凝神,用心、用情感的創作;哪種字型寫好都不簡單!練好每一種書法字型都是需要長時間的讀帖,臨帖,用心去領會古人書法的精髓。持之以恆地堅持!想寫一手好字的朋友們一起加油吧!
-
3 # 翰墨書道
都不簡單,說其簡單,多半是我們的認識不過深刻透徹。只要我們對沒一種書體都臨摹學習一段時間就會理解這個觀點。行書和草書以及楷書都是在一個歷史時期不斷總結,發展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經典中的經典書體,行書和楷書也是比較實用的書體。
就用筆技法來看實際上都是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提按頓挫,逆鋒入紙和使轉等等,行書的點畫線條將字元斷開書寫就是楷書,連起來書寫就是行書,比如歐陽詢楷書中的三點水就帶有行書的筆意。
假如我們把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三點水的牽絲或連帶部分捨去,和歐陽詢楷書中"流"的三點水有多大區別呢?從用筆技法上看,處理一個流走暢達,一個用筆沉實凝重,在形態是是沒有多大區別的。所以所行書、草書和和楷書從技法上說,沒有多大區別。區別的只是行意或端正而已。
說到簡單不簡單,對於知者來說不簡單也簡單。對於不知者來說,簡單也不簡單。從書法學習角度上來說,如果我們先學楷書,由於對楷書比較熟悉瞭解的充分,可能會感覺容易一些,而對不熟悉的書體因為不知而感覺難一些。不過也可能有相反的可能,感覺自己熟悉的內容比較難,不熟悉的不會的感覺難。確實有因人而異的情況。
不過要將這三種書體比較一下,可能最難點是草書,然後是楷書,最後才是行書。
回覆列表
行書、草書、楷書,那個簡單?這個問題要因人而宜。書法是一種藝術,體現出的是筆者的功夫、作風、氣質、修養等等。那麼要選擇一樣自己認為簡單的,可以從這三種書法體的特點,來分析那個更適合自己的性格。
楷書的特點:
字形較為正方,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觀其持點,仍殘留著隸筆之韻。
東晉之後,書法分南北兩派。北派書體,筆法古拙勁正,而風格質樸方嚴,長於榜書,這就是所說的魏碑。南派書法,多疏放妍妙,長於尺牘。
到了唐代,因推崇王羲之的書法,南派書法得到了發揚光大,所以,成為了楷書的主流。唐代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代的趙孟頫對楷書多有創新,形成了“楷書四大家”。
到了清朝,楷書書風漸趨死板,於是書法家又從北派中尋找靈感,因而大力推祟魏碑體楷書,直接促成了清朝碑學的興起。
草書的特點:
草書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章草筆畫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有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有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代表作有張旭的《肚痛》,懷素的《自敘帖》等。
行書的特點:
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行書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像楷書那樣端正。其特點是:大小相兼、收放結合、疏密得體、濃淡相融。
書寫行書應輕鬆、活潑、迅捷,掌握好疾與遲、動與靜的結合。墨色安排上應首字為濃,末字為枯。線條長細短粗,輕重適宜,濃淡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