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情況?
4
回覆列表
  • 1 # 熊二的每一天

    方孝儒:“便誅十族又能怎樣!”……然後真的誅十族

    (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當眾嚎啕,聲徹殿庭,明成祖也頗為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只是效法周公輔弼成王來了。”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詔不可草。”成祖暗壓怒火說:“即死,獨不顧九族乎?”方孝孺用更大的聲音答道:“便十族奈我何?”

    明成祖徹底絕望了,也橫下一條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這是原文。

  • 2 # 馬仲遷

    歷史上因為怨望而遭到處死的大臣很多,但是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而不吸取教訓的人,卻很少。如果把"多嘴"作為一種家族遺傳的話,那麼賀若弼家族是重度患者。

    父親的告誡-血的教訓 敦恃功負氣,顧其流輩皆為大將軍。敦獨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軍而反,翻被除名,每出怨言。晉公護怒,徵還,逼令自殺。臨刑,呼子弼謂曰:“吾必欲平江南,然心不果,汝當成吾志。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誡以慎口。

    賀若敦的遺言是慘痛的教訓換來的人生經驗,可是他忽略了人的本性和當時的社會環境,要是人的期望總是得到滿足就不會有戰爭了。正是有了慾望才有了戰爭,有了戰爭才有了軍功,有了軍功才會比較出不滿,於是矛盾就來了。

    他的遺言更像是預言,在以後的日子裡賀若弼同樣會因口無禁忌而遭到覆滅。

    年少成名,文武雙全

    關於賀若弼,史書上說他"少有大志,驍勇便弓馬,解屬文,博涉書記,有重名。"年少有為,聲名遠播,賀若弼的形象是文武雙全的帝國新星,一代將才呼之欲出。

    有了文化的點綴,這樣的將領更上檔次,進步起來也是格外的快。

    不僅僅是優秀,更有姿態 平陳後六年,弼撰其畫策上之,謂為《御授平陳七策》。上弗省,曰:“公欲發揚我名,我不求名,公宜自載家傳。” 有了功勞適當地分給領導一點,讓領導也有榮譽感,雖然隋文帝"不好虛名",但這一做法無疑是加分項。

    如果天不假年,賀若弼人生總結會是一個圓滿的句號,後世在談論他的事蹟時會更加神話他的功勞,族譜裡也會是一個光輝的榜樣流傳後世,供人膜拜。

    可是時間總是給人們實現反轉劇情的餘地,於是不滿和牢騷就成了後半場的主題。

    當慾望不能被填滿的時候 弼自謂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許。既而楊素為右僕射,弼仍為將軍,甚不平,形於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

    以前看到"吳起拜相"一事不太理解,優秀的吳起各項指標都是領先眾人,可是偏偏卻被認為不適合相國一職,實在不可理解。

    對照著賀若弼的表現,吳起的神話終於可以被剝去了。可以說現在的賀若弼就是以前的吳起:戰必勝,攻必取。

    可是戰場上的得勝將軍未必是合適的輔弼大臣,加上承平時代的政策調整,武將就更加需要低調從事了。

    殊途同歸

    不知道在行刑的那一刻,賀若弼是否會想起父親的告誡,還是人生已經看淡,覺得經過官場浮沉自己已經沒有遺憾了?

    時為大帳,下可坐數千人,召突厥啟人可汗饗之。弼以為太侈,與高熲、宇文幹等私議得失,為人所告,竟坐誅,時年六十四。妻子為官奴婢,群從徙邊。

    賀若弼與賀若敦父子身上都有一個顯著特點:年少成名。相比起老爹,賀若弼更是文武雙全,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們以軍功起家,同樣因待遇沒能達到預期而口出怨言,因而隕落,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人都能夠改變自己的性格而適應環境,那麼賀若弼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李百忍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