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斗轉星移又一載

    我覺得是饒宗頤先生,最先知道先生的名字,還是因為了解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原來他也是出自饒宗頤先生門下,難怪寫出的歌詞有古人遺風,。

    饒宗頤(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男,漢族,生於廣東潮安,祖籍廣東潮州,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是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以及近東文科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 。中國學術界曾先後將其與錢鍾書、季羨林並列,稱之為“南饒北錢”和“南饒北季”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講座教授、藝術系偉倫講座教授以及中國文化研究所顧問,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校名譽教授。

    饒宗頤在當代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可簡明概括為如下三點:

    (一)本世紀的中國傳統人文學術研究,一個大的趨向即如何在乾嘉諸老的基礎上再向上一層。向上之路,依學者個人的天資稟賦與治學風格、學術背景的差異而呈現不同面貌。饒宗頤經其特殊的個性聰明才智,正是處於此一學術潮流中的前線人物,其成績足以與當代名家相頡頏。

    (二)由於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時代因素所造成的閉關鎖國狀況,尤其是文革十年動亂對於中國文化的踐踏,華人文學術研究缺乏應有的成就與活力。而這一段時期,正是饒氏學問生命的精進期,也正是他成長為中國與海外漢學研究不多的橋樑人物之一的時期。譬如,1956年,饒宗頤發表《敦煌本老子想爾注校箋》,將倫敦所藏這部反映早期天師道思想的千載秘籍,全文錄出,兼作箋證,闡明原始道教思想。其後不久,法國的中國宗教學權威康德謨即以此書教授諸生,以至引發後來歐洲道教研究的長期計劃。在二十一世紀的“東學西漸”史中,饒宗頤是一個重要的開風氣的人物。如果說,二十一世紀的東學西漸必資延續下去的話,饒宗頤的學術位置亦將因此而顯出其重要意義。

    饒宗頤先生雕像(三)饒宗頤在學術上與藝術上的造詣均達到一定水準,他集學問與藝術為一身,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為當代罕有的國學名人。同時,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圓融、和諧的特點。整個二十世紀,一般知識人都覺得一定要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新派”與“舊派”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他卻沒有一種焦慮與困惑。他的世界裡,東方與西方沒有鴻溝,古代與現代之間沒有裂罅。饒宗頤的學問、藝術與文化人格、與香港一地有極為重要的相似性。是特殊的地緣所造就的學術文化史現象。這一正規化所樹立的標格,將對於未來的中國學術具有重要啟示意意義。

    根據饒宗頤自己歸納,其著述可分為:“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學”(含“金石學”)、“書畫”等八大門類。

    大師遠去,我也不清楚,現在活著的人,哪一個能夠稱的上國學大師?

  • 2 # 傳藝工坊

    “國學”這個詞時對應“西學”而出現的!當然,還有一種說法叫做“漢學”!根據詞語出現的時代可知,“國學”出現在清末。那個時候列強環伺,民族頹危!雖然是“西學東漸”,但是有不少有識之士決心從古代文化中找出民族的出路!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不失是一種嘗試!也就是從那個時期起,許許多多的傳統文人轉變成了國學傳承人,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生!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人,精於古文,又能接受新鮮事物,用西學的方法研究古代文化,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成果!因而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國學大師!

    因為西學的出現,對中國古代文化起到很大的影響!清末與民國就是一個思想爆發的年代,學派林立,大師輩出!而進入新中國時期之後,該做的事情幾乎都有人涉獵,沒有後人置喙的空間,自然難再出現國學大師!不是沒有,只是少了很多!

    與之類似的時代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大師輩出,而進入秦漢之後政治穩定,社會思想高度統一為儒家的君主集權,難再有大師出現!春秋戰國時期二百年出現的思想家,比往後兩千年出現的還要多!這種情況到了清末才有所改變!

    清末民國時期的文人都經過古文訓練,文化根基深厚,那些出名的學者,都有拿的出手的國學本領,都可以稱得上國學大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朴槿惠第2次申請保釋再被拒,樸為何一直申請,文為何就是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