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磊子的VLog

    本人是93年的,對於93年後的人為什麼會裸辭!不考慮後果呢。對於現在的很多家庭來說,獨生子女的應該會比較多一點的吧。

    現在對於93年的人都快奔三的啦,95後的出來了所以他們對於約束這個是比較痛苦的一件吧,都喜歡我型我塑的吧!如果有一點委屈讓他們受不了有可能就會把老闆開除掉,中國幾千年來,都會教育孩子說。不要在外面受苦什麼的,在家裡就很好的!獨生子女的人在家裡有的也沒受到什麼委屈的。出來後還得被約束,有些人肯定會受不了這些約束。

    反而他們更多的想法也都是93年的人可以想到的啦。自己決定的事也會比較強。

    包括本人也是有的時候你讓我受到一點委屈就不會做的直接裸辭的那種!

    世界那麼大你讓我受約束我就把你開掉大不了在找工作啦。這也應該是95後的想法的了吧!

    所以對於裸辭這個問題很多90後都能做到的吧!

  • 2 # 左手管理右手財經

    1,我們先看年齡。93年,26歲,如果按照正常22歲大學畢業就工作來說,有4年的工作經驗。這個時候裸辭,跟工作1年就裸辭不一樣,因為他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有了足夠裸辭的底氣,尤其是部分有能力的小朋友。

    2,對於裸辭的疑惑,更多是集中在裸這個字上。裸又有3層含義:一是沒下家,二是沒積蓄,三是沒補償。第三點,只要是自己辭職的,都沒補償,這點就不展開了。對於第一層的沒下家,職場的潛規則就是找到下家也不會到處張揚。。。如果他真的沒有下家就辭職,用馬雲的話說,就是要不心受委屈了,要不錢沒給夠。至於沒積蓄就辭職,是不是就意味著家底殷實,其實也不見得,就像你點讚的那個朋友很豪氣的回答,其實就是“上頭了”。

    3,我88年的,工作快9年了,每份工作每週都有生氣辭職的念頭。可我不會裸辭,因為我有個重要的東西—職業規劃。

    我真的很不贊同你點讚的那位朋友的說法,什麼誰說我不行,老子就不幹了。這是對自己的託大,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首先,工作好找,但也有1000塊月薪和10萬月薪的區別。其次,一帆風順不會讓人成長,挫折才會。生活的意義在於,你如何面對挫折後的反彈,而不是逃避,一走了之。

    4,最後,作為一個hr負責人,我也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跳槽過於頻繁的,簡歷這關你都過不了。錢給的不夠,只要有舞臺給你發揮,就不要怕;心受委屈了,只要你清楚你前進的方向,就不要哭,仰頭向前衝。

  • 3 # 使用者110934475149

    作為一個92年的上班族分享一點自己的看法。首先,打死我也不敢裸辭,雖然沒這麼誇張,但是裸辭對於大部分人都是不適宜的。那為什麼樓主說93年後的年輕人裸辭的比例更高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從下在溫室中長大,受不得半點委屈。我想這也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一點,90後大多沒吃過苦,即便有吃苦的地方家裡人也會想盡辦法讓你不吃苦,因為老一輩人是吃過苦頭的,他們知道吃苦的滋味,所以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體驗那種滋味。這就讓孩子們的抗風險能力,抗挫折能力變得比較差,在職場上有一點點委屈就覺得整個世界都與自己為敵,我記得在我剛入職特變電工的時候,我幫一個同是新來的同事提行李,他看到住宿環境有點差直接行李都不開啟,直接辦理了離職手續,把我看的一愣一愣的,我想這就是一個縮影吧。

    2.成長空間極小,與其在擰螺絲的崗位上工作幾十年,不如快刀斬亂麻。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我是欽佩的,畢竟現在混吃等死的不在少數(比如我),真正能有勇氣突破桎梏的卻在少數。所以,有的時候裸辭也不一定代表著頭腦發熱。

    3.裸辭之後專注備考。我想這也不在少數吧,我身邊的朋友就有這樣的,因為平時工作很忙,想考公務員,事業編的話與其在工作期間複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如裸辭在家專心複習。但是有個前提,那就是要想好後路,如果一次沒有上岸下一步怎麼辦同時要有一定的資金積累,到時候再找父母要錢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其實原因還有很多,比如有的年輕人就是想出去旅遊,說走就走;有的想跳槽,但是面試在工作日公司又不給請假,所以裸辭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文化和您的日常工作有關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