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蠻王大帝
-
2 # 甜橙加油站
50年代初期臺灣當局釋出了《戒嚴法》,將一切「有礙民心士氣」的黑、黃小說悉數查禁,臺灣舊派武俠小說在劫難逃,斬斷臺灣武俠小說傳統臍帶。但是在經歷了50年代的曲折之後,六七十年代臺灣武俠小說迎來了春天, 1960年至1970年為臺灣武俠小說創作的全盛期,創作者多達三百多人。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武俠創作者。
第一、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
第二、梁羽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品《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等!
第四、 溫瑞安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祖籍廣東梅州市,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刀叢裡的詩》、《布衣神相》等
第五、司馬翎
司馬翎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臺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被稱為:「臺灣武俠小說四大家」,為臺灣武俠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代表作品有《劍神傳》《劍海鷹揚》《丹鳳針》《檀車俠影》等。
第六、 蕭逸
臺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蕭逸與金庸有“南金北蕭”之稱,與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氣不同,蕭逸的作品典雅婉約,風格飄逸流暢,注重奇巧的構思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所以人送雅號“情俠”。代表作品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河》 、《甘十九妹》 、《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第七、 臥龍生
臥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臺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代表作品《金劍鵰翎》《仙鶴神針》《天劍絕刀》《降雪玄霜》等。
回覆列表
上個世紀,可以說是武俠的天下,誕生了金古梁溫四位宗師級作者,尤其是金庸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華人圈中,一個人即便沒有看過金庸的小說,他也一定看過金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
在這四人之中,金庸和梁羽生是香港人,而古龍和溫瑞安則活躍在臺灣。因為上個世紀武俠比較火熱,所以寫武俠作者輩出,臺灣作家還有郎紅浣、成鐵吾、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蕭逸、武陵樵子、獨孤紅、奇儒、陳青雲等等。
雖然臺灣的武俠寫作者很多,但是寫出名堂的並沒有多少,大都是落入前人的窠臼,沒有創新性,甚至到了80年代之後,已經脫去道德正義的外衣,以低階趣味來譁眾取寵。古龍和溫瑞安能從這些人中勝出,成為一代宗師,殊為不易。
古龍的作品以《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為最。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外精華,銳意創新,賦予武俠以新的生命。至今,他創造出的李尋歡、楚留香、陸小鳳、小魚兒、花無缺等俠客,還為人們熟知。
而溫瑞安被譽為第三代新武俠作家,他的地位是有爭議的,但是在我的眼中,他的《血河車》、《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等等都是難得的精品。他力圖創新,小說富有詩情畫意,語言非常優美,故事奇幻玄妙,情節往往出人意料,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溫氏武俠。
除了古龍和溫瑞安,我看的最多的臺灣武俠作家叫做李涼。他被譽為“幽默武俠”的鼻祖,代表作有《奇俠楊小邪》、《本尊分身》等。他的作品詼諧滑稽,但是大都是末流之作,沒有深度和厚度,算不上大成,只圖一樂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