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72161613516

    從環境保護的宏觀角度來說,就是這個人類的家園地球。人類生活的自然環境,主要包括: 岩石圈 水圈 大氣圈 生物圈 和人類生活關係最密切的是生物圈,從有人類以來,原始人類依靠生物圈獲取食物來源,在狩獵和採集事物階段,人類和其他動物基本一樣,在整個生態系統中佔有一席位置。但人類會使用工具,會節約食物,因此人類佔有優越的地位,會用有限的食物維持日益壯大的種群。 在人類發展到畜牧業和農業階段,人類已經改造了生物圈,創造圍繞人類自己的人工生態系統,從而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隨著人類不斷髮展,數量增加,不斷地擴大人工生態系統的範圍,地球的範圍是固定的,因此自然生態系統不斷地縮小,許多野生生物不斷地滅絕。 從人類開始開採礦石,使用化石燃料以來,人類的活動範圍開始侵入岩石圈。人類開墾荒地,平整梯田,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規模地開採礦石,破壞了自然界的元素平衡。 自20世紀後半葉,由於人類工農業蓬勃發展,大量開採水資源,過量使用化石燃料,向水體和大氣中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造成大氣圈和水圈的質量惡化,從而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使得環境保護事業開始出現。 現在隨著科技能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已經延伸到地球之外的外太空,甚至私人都有能力發射火箭。造成目前有幾千件垃圾廢物在外太空圍繞地球的軌道上運轉,大至火箭殘骸,小至太空站太空人的排洩物,嚴重影響對太空的觀察和衛星的發射。人類的環境已經超出了地球的範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說這個燈泡多少支光,和瓦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