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秀才說歷史
-
2 # 紅塵過客甲
明朝對後金的失利並非戰術上的失敗,而是戰略上對東北地區的放棄及縱容!始作俑者,應是李成梁及其繼任者!更因為萬厲皇帝的昏庸怠政,坐視後金的慢慢坐大坐強,養虎成患,造成遼東邊患,以至於後金與之分庭抗理,後來後金大軍圍困北京,明王朝束手無策!
如果從戰略戰術層面講,明朝應如何消滅後金呢?首先大量移民,建立城池,實行軍屯軍墾,建立生產作戰兵團,實行軍民一體一致。即民就是兵,兵就是民,一手拿槍,一手拿鋤。逐步蠶食東北地區。
其次,以小城池為依託,組織訓練精銳部隊,即騎兵軍團,配備火器,主動出擊,類似剿匪作戰,或學習衛青及霍去病戰法,長距離奔襲,突然出擊,必收到效果。
第三,對後金進行嚴密的經濟封鎖。嚴禁戰略物質的販賣及運輸。對糧食,鹽巴,金屬,火藥,武器等禁運。嚴格限制漢族知識分子及工匠進入後金,嚴禁漢人為其政權服務。
。
-
3 # 125878215蜂獾
謝謝悟空邀請,皇太極就是用圍城打援的戰術在松錦大戰擊敗明軍主力,滿清勇士們野戰無敵,才敢引誘明軍來決戰,首先是大明王朝沒有管理能力,在萬曆年間,朝廷坐視滿清坐大坐強,滿清在戰略上的壓力要比大明只多不少,而且戰略壓力非常之大,內部經常受到漢民漢軍偷襲,外部蒙古,北韓,東江四面包圍,大明朝廷坐視滿清征服蒙古,北韓,統一女真各部落,圍城打援關鍵是能不能把城圍住,圍城需要大量部隊,和及時有力的後勤保障力量,所以明軍可以派小股軍隊打滿清的後勤支援部隊,伺機突襲,打消耗戰,其關鍵還是大明朝廷財政空虛,否則一定拖垮滿清。最後還是滿清拖垮大明王朝。
-
4 # 沉墨I方之城
後金對大明遼東守軍的圍城打援,主要發生在松錦大戰那場戰役上。
我們對比後金,大明雙方的軍事力量和特點可以看出來,後金精於騎兵野戰,大明更善長守城炮轟。但是別忘記了,大明的騎兵也很是很厲害的,比如關寧鐵騎,那是能夠與後金的八旗騎兵一決高下的。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騎兵配備了後金騎兵沒有的火器,這是軍事裝備的絕對優勢,比後金的弓箭要領先一個身位的。
回到題目,後金對大明進行圍城打援,攻城戰本就不是後金的專長,甚至可以說攻城戰是後金的弱項,也就是被圍城市一時半會是攻不下來的。既然城市暫時沒有被攻克的危險,那麼援軍其實是可以做其他的戰略部署的,作為看《三國演義》學習戰法的後金將領一定會在來援路上突擊援軍的,正好也發揮後金軍隊騎兵野戰的優勢。
破解這種圍城打援的戰法,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借圍魏救趙的方式,大明可以派遣精銳騎兵繞道北方偷襲盛京,或者造成兵逼盛京的態勢,後金的圍城和打援主力肯定會回援,畢竟用盛京換寧遠划不來。
這個時候,援軍主力是可以直接兵發寧遠城,與城內守軍兵合一處,乘機追擊後金,發揮火器優勢是可以咬後金一口的。
延伸一下,大明其實可以依託城市堅壁,引後金來攻,讓他做出圍城打援的態勢,而在城市周邊做小股精銳偷襲,利用紅衣大炮重火力對後金進行大規模殺傷。
-
5 # 毛火榮
如果單單就從軍事上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自己野戰部隊的實力,簡單一點就是說,雖然你知道我的意圖,我也知道你的打法,但我還是選擇和你死磕,如果我有足夠強的野戰部隊,那麼在戰術上你無法阻止我解圍,不過我們也知道明未的大軍基本除了幾支能打的,其餘的都是渣渣輝了,正是明朝從上到下腐爛到發瘡流膿,皇太極的圍城打援戰術才會屢試不爽,明朝也才會無法應對。
回覆列表
後金對我大明的圍城打援,我個人認為,不應計較一城一地的得與失!如努爾哈赤攻打我大連營口時,我偏不率軍直奔營口,而領精兵攻打瀋陽,這樣即解了營口之圍,又打亂了努爾哈赤的戰略布曙!就象當年孫賓圍魏救趙一樣,在半路設一偏師奇兵,也打他的援兵!這樣就起來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的沒有必要跟後金正面死磕!這樣即避免了軍隊的太大損失,又震攝了後金都城,是其首尾不能相顧!即解了營口與大連之圍,又是金人產生極大的恐懼心理,何樂而不為!與其強兵直面對決,取勝慨律難以而論!兵行詭道,出其不意而行之!只要能取得較好的,效應就行!自古事,論英雄看成敗,不評手段!真的沒有必要,中了努爾哈赤的圈套,直奔正面戰場,損兵折將,勞而無功。